第215部分 (第1/4页)

“因此他又以通晓算术而知名,由于这个缘故,在他守孝期满后,即被任命为主管财政事务的上计掾。”

“光和元年,他又为郎中。”

“由于他在天文历算上的很高造诣,经家岳伯喈先生的推举,到东观和家岳一同编撰东汉律历志。”

“家岳善著文、通音律,他精通历理又密于用算,二人优势互补,密切合作,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这一年,他还提出过改革当时正行用的东汉四分历的设想,为此,他先上验日食:日食在晏,加时在辰,食从下上,三分侵二。事御之后如其言。”

“虽然他的改历之议因种种原因未获实现,但为师窃以为,他就是当时颇孚众望的天文学家。”

“去年,他已年届50,又由于他曾被举为孝廉,且仪容庄重,处事严谨,善于交际,遂被任命为谒者。”

“不久,他又迁任谷城门侯,谷城门是当时洛阳的12座城门之一,位于正北方,他为该城门的主管人。这一年他主持评议王汉提出的交食周期的工作。”

“今年,他又参与评议冯恂和宗诚关于月食预报和交食周期的论争,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精到的见解,公正地加以评判。”

赵云都有些小小的自恋,因为在自己的解说中,连自己都被感染到了。

前排一位长须老人,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顾不得礼仪,用衣袖频频拭泪。

“讲了半天,你们一定会好奇,他是谁呢?他就是谷城门侯刘宏刘元卓先生!”

赵云缓缓施礼,刘洪则是泣不成声地站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算盘和珠算口诀问世

科学家不管在那个年代,都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却做着一些惊世的工作。

刘洪此前尽管是一个谷城门侯,雒阳有十二座城门,说白了,他的位置与城门校尉赵延差不多。一个侯爷只不过以城门为封号,也能看出皇室对刘姓子弟的吝啬与忌惮。

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士子,赶紧搀扶着他。

这是刘洪的弟子徐岳,是太史慈的同乡东莱人。

当他知道了子义的事迹后,和赵云之间顿时有了共同话题。

至于刘洪,蔡邕老爷子尽管和他年龄相仿,也大不了几岁,提携之恩是抹杀不掉的。在这个年代,文人的地位比算学的人高了不止一分半分。

有了这层关系,赵云去说的时候,他没有丝毫迟疑,马上就点头答应了今天这场面。

“老朽刘元卓,承蒙子龙兄高义,为我算学一门发扬光大,我们义不容辞过来。”刘洪的声音尽管还是有些颤抖,心情平复下来。

很是难为他了,这么大的年龄,还称呼赵云为子龙兄,却又不得已。他为蔡伯喈举荐,和赵云同辈,这么称谓看上去很怪诞却十分中肯。

没有一个人不想出名,刘洪也曾想过,自己有天大的名声。

名声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有想象不到的好处,譬如自己理论的推广。

然则,他姓刘这一条就限制死了,皇室必然不喜。正如有个叫刘晔的,对自己的姓氏不屑一顾,成为曹操集团的重要一员。

很多时候,赵云也感到很无奈,这个年代道家和儒家的影响力确实太大了。

譬如说,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不得不依托于这两种学派的故事,要不然,自己“写”的《老子化胡经》不可能这么快受到那些光头们的接纳。

按照具体的传承,这位刘洪老兄弟子很多,能够传授衣钵的就是眼前看起来沉默寡言的徐岳,而他的徒孙则是史上大大有名的东吴名臣阚泽。

后世说他被孙权封为太子太傅、都乡候,是因为其对儒学的勤奋钻研。

但是,说起来十分可笑,他最出名的著作,是传承师父与师祖的《乾象历注》和《九章算术》,那与儒家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阚泽对圆周率也很有研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就是借鉴了他的成果。

当然,今天自己和刘洪的相遇,还有对徐岳的尊重,相信会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

只要赵云还存活着,并且价值与日俱增,相信他们师徒俩与历史上会有不同的结局。

至于那个阚泽,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赵云想着有一天是不是利用赵家的网络对那孩子进行接济,当然,也怕有拔苗助长的可能。

此刻,赵云决定先把徐岳推出来,自己说了那么多刘洪的话已经足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