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 (第1/4页)

再说,哪怕能成功见面的,又有几个人真正得偿所愿了?

连赵云都不清楚,他被没见着的人给算计了,领头的竟然是刘表,没错,就是那个历史中出名的荆州牧被曹操称为“虚名无实”的人。

真实情况又如何?

不妨想想看,在既定的轨迹中,刘景升匹马单枪,只身入荆州。

他联合世家,娶蔡家之女为妻,诛宗贼,让三国还没开启大幕的时候,荆襄之地成为一方净土,各方人才纷纷来投。

东边的孙家父子三人,被称为江东猛虎的孙坚被他给杀了,孙策名号小霸王,可曾有一天为他父亲报了仇?

就连盖世名将周瑜也束手无策,枭雄曹操嘴上说人家,不也等他去世了才敢兴兵么?

这样一个人物,因为他也姓刘,受到党锢之祸的牵连马上就跑了,此时觉得是一个契机洗白,到南征军中混一下,摇身一变成为功臣就可以免罪。

刘表被时人誉为八顾或者是八及之一,一下子就成为那些同样没得到机会的人的首领。

此时,众人聚会,他左手边一个十多岁的青年嘴边刚刚长出绒毛,大声笑道:“赵家小儿,不过写一两篇文章,赵家趁着檀石槐衰败之际前去攻伐获胜。”

“诸位,或许你们都以为真定赵家能征善战,那样的战阵,任谁去统帅都能打赢。”

“及至袁本初率军,直指鲜卑王庭,胡人群起而攻之,焉能不败?”

“立也曾在荆州扬州游历过,有幸结识了景升公。诸位可能不知荆南、南越之险,道路崎岖,不下于蜀道。”

“此次陛下召此子为帅,乃一大败笔,待我到誓师之日骂他!”

顿时群情激愤,恨不得南征之日早些到来,把赵云骂个狗血淋头。(未完待续。)

第四章阿爹你out了

和赵云比起来,袁绍是雒阳城里的地头蛇,士子间有风吹草动,他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

“本初,我们该给赵子龙提提醒,别让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把轰轰烈烈的南征给搅和了。”许攸很喜欢袁家的一切资源,他随手丢了一颗葡萄进嘴巴。

还是大户人家有办法,雒阳的葡萄早就绝迹了,这据说从幽州之北送来的,据说是赵家人掌握了鲜卑部族在那里的尝试,京城里卖得挺欢。

袁绍不怎么喜欢许攸,不出乎意料,他就是下一届的袁家家主。你麻痹,喊劳资本初,你有那个资格么?一个南阳破落户而已。

想起南阳,他不由火大,何颙不也是南阳的么?现在倒好,跑到赵风那里再也不回来。

想想三叔说的每逢大事必静气,这才多大点儿事儿啊,我得忍。

“子远,赵家能迅速崛起而且快速壮大,必然有依仗。”袁绍见过陈群,那小子不是谋主的料,应该找一个谋主,说不定还是得找冀州人。

“对了,我要参加南征的事情传来,有不少人找过你,适可而止。毕竟赵云是御口亲封的镇南将军,我去不去是他嘴巴里的一句话。”

家里的人告诉他,这厮胆子大,不断找人要好处,那时坏的是自己的名声。

财货我袁家根本就不需要,你倒好,闷声发财。

“老爷,高公子前来。”许攸正想着是谁嘴巴这么长准备辩驳的时候,袁射及时出现。

“让他在书房等我,”袁绍心情激荡,脸上却不表现出来:“子远,某近日有些忙碌,还得不时到二叔三叔处问策。”

本来以前这样的场合,许攸是在场的。自己托便宜外甥高览帮南征找人,看来是有一个说法了,今后得慢慢疏远这货。

不是袁绍认为冀州出人才,是不是人才自己要审核的。关键冀州发展得一天比一天好,今后赵云是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从他的乡邻里挖人,想起来都很爽。

程昱是曹操当之无愧的谋主,他接管了曹家的情报系统,听说士子要针对赵云心下忐忑。

“主公,子龙公子在京中树敌良多,得提醒下。”他忧心忡忡。

“仲德兄,我那老弟心中有沟壑。”想了想曹操才作答:“当初太学的人何等猖狂。如今呢,还有谁敢针对他?”

了解得越多,他就越发谨慎。特别是知道宗师强者念头通达,反应敏捷,设若自己上门去告知消息,会不会掉价。

士子么?也不是曹操看不起,而是认为压根儿就不是对手。

再说真要有事情,自己再出面,岂不能提高下自己的分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