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部分 (第1/4页)

不过大汉的繁华,皇帝是能感觉到的,时不时偷偷溜出宫,能看见西域南疆甚至海外的俘虏们。好在大将军仁慈,那些人除了地位比较差以外,没有人可以随意剥夺性命。

念及此,他浑身打了个冷噤,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有人被打死,在宫内外很正常。

“大伴,我想出去走走。”刘辩昨晚与皇后唐诗韵又吵架了,她老是想把自己的父亲会稽太守唐瑁调进雒阳。

到底是头发长见识短,难道她就不清楚在京城里只有大将军与太尉的势力么?

自己搭上人情,还是能把一个太守弄来的,可是在双方的夹击之下,日子过得多憋屈,难道她从来没有想过,做一郡太守多么的悠闲,掌一方生死,何必呢?何苦呢?

“出去倒是可以,”贯中微微点头:“不过还得先去光禄勋荀大人那边报备。皇上,别看大将军对你呵护备至,不知道多少人想要你的位置。”

这意思刘辩很明白,自己那个很出息的弟弟,每次看自己的眼光,都是赤果果的,恨不得把自己的衣服全部剥光,看个究竟。

其实这皇帝当得索然无味,你想要直接告诉我,给你又何妨?

颜良与文丑的府邸挨着不远,他们一起投靠了太尉大人,刚开始还是很欣喜的。

作为天下四世三公的袁家,不知有多少人排着队想要贴上来,能够近身的人又有多少?

哪怕当年跟着太尉与自己的老乡赵云作对也满不在乎,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袁家的威势不是一个小小的真定豪门所能比拟的。

随着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很是失落。想要往上爬不假,可武者的天地是在疆场上征战,而不是作为太尉的保镖存在,再说不是有王越的那一批人在保护他么?

“兄长,明天我想启程到北疆去看看。”文丑看着自己的酒杯,头也不抬。

玻璃被交州的那一批人搞出来了,少府黄承彦这些年从来都没到过雒阳,和他一起的还有大司农崔钧,不过他是全国各地到处跑,根本就没有歇下来的时候。

想当初,自己等人还在嘲笑他们,觉得一个九卿居然不在京城,在外面溜达,万一位置丢了咋办?现在才明白,人家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官位。

到头来,兄弟两人守着有名无实的杂号将军,生怕有人抢了,毕竟自己兄弟厌倦,还有很多人抢破了头,想要在太尉这边贴上来。

“也好吧,”颜良的身体有些发福,他不像文丑一般天天都在坚持训练,眼里有一丝愧色:“回来过后,一定要告诉我,陈到、徐庶、吕布、张飞、太史慈、关羽的故事。”

至于西征军和两路南征军,他们不怎么喜欢。

他微微叹气:“大将军让黄忠大人致仕,老将军就是不肯。”

文丑很清楚,自己这位兄长非常羡慕,大丈夫马革裹尸,为何恋栈不去?未尝不是在惋惜,然则路都是自己选的,悔之晚矣。

大将军看上去还是像刚开始见面那样,不过功力越发深厚。

他亲自大开中门,把臂相迎:“文将军你还是第一次登门啊,不知有何要事?”

“大将军,我想在大汉的北疆走走。”文丑喟叹:“小时候看到胡人,心里面一点都不害怕,想着提枪上阵,杀他一个人仰马翻。”

“其实你随时都有机会的!”赵云笑涔涔地看过来:“有不少人认为我穷兵黩武,你如何看?”

“妇人之见!”文丑不屑一顾:“我们的兵卒源源不断开往前线,没有他们在远方征战,哪有我们的富足生活?”

随时可以?现在进去太晚了,他们哥俩不想屈居人下。

中东门大开,大将军亲自把他送了出去,走出老远,回头看时,他还站在那里。

天下威武唯汉军,哥们儿得去亲自看看。

文丑心情激荡,奋力打马。

第十八章科举开考定命运

“父亲,这文丑太不当人子!”袁尚气呼呼地说道:“居然没有向你辞行,他这个将军不想干了?长此以往,今后还有谁愿意给咱家效力?”

袁绍心里有些压抑,自己这个儿子怎么和自己年少时一样,当年的自己,何尝不像他一样,意气风发?可惜在赵云手上,不断受挫。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是没有他的相邀,自己这个太尉能坐得稳么?

就是今天,袁家内部都在闹分离,不管是残废袁术还是已经独当一面的袁默,都不把这个家主当回事。特别是后者,有舅子撑腰,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