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部分 (第1/4页)

苏双没有到赛吉部落以前的规矩在这个年代凸显出作用,毕竟他本人的层次不高,也制定不出多么高妙的管理制度。哪怕是国王有所偏爱,其幼子也只能自己带兵去征战。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没有发达的科技,就连苏双这个连半瓢水都算不上的大汉普通人带来的东西,都成了当地的黑科技。

有不少部落,其实他们远古时代是生活在水草丰美的平原地区。

因为战争战败,才被驱赶到高山丛林之中。对于他们来说,自然环境的险恶,远远比不上其他族群的凶恶。

敌人才是最危险的,豺狼虎豹反到不那么危险。人类一直在不停的自我竞争。不同族群之间的生死较量,就是为了抢夺珍贵的资源。

苏元成年的时候,除了北部区域因为其父念着有朝一日大汉会有军队远征过来保留着,南部已经打到了后世的墨西哥、中美洲一带。

在这里,苏家遇到了激烈的抵抗。

来自大汉的文明,遇到了玛雅文明,但是苏家的武器,明显要比土著先进得多。

刚开始的时候,战争是一边倒的趋势。后来接近神庙的区域,战争剧烈起来,可以说,土著进行了殊死顽抗。

一个个苏氏王国的士兵激动得嗷嗷叫,往往这种地方,就是财富的象征,尽管一路占领过来,收获颇丰,却还没有达到预期。

最激烈的时候,连已经是二流武者的苏元都亲自上阵。

到了神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王国的小王子竟然莫秒其妙的变成了植物人,不言不动。带去的几个三流武者,想要上去搭救,下场一样。

但是对普通的士兵,神庙没有任何威胁。

听说幼弟遇到了不测,每天只能靠着兵士喂食,不言不动。

毕竟是一个妈生的,一直想取得继承权的苏征这时候坐不住了,他想争取苏元的支持,亲自带兵过来,不曾想是一样的结果。

连续两个儿子遭到莫名其妙的的结局,苏双一面让大儿子苏定监国,一面派人去大汉求援,他御驾亲征。

毕竟这种事情,凭着苏双的经历,根本就无法解释。

想不到,就连苏氏王国的第一高手国王苏双也陷在了神庙,王后塞姆无计可施。

她也算是女中豪杰,任由大儿子在国内折腾,自己则守着神庙,一日三餐亲自伺候,只是盼望着去大汉的人能早一点回来。

塞姆为了保险,前前后后派了五批人马,算得上是王国的精锐,务必要去丈夫的母亲国度,取得援军。

第三十四章北去亲灭魔

雒阳皇宫里,新帝赵云很是勤政,他好像有使不完的精力,偶尔二半夜都会着人去找曹操来商议国事。毕竟两人的关系最好,谁让他们在交州的时候就一起共事?

对此,不管是孙坚还是刘备都没有任何异议,这样的皇帝又不抓权还能容人,多好。

一个人对自己的手下好不算什么,连仇人都可以善待,才会真正让人信服。

赵家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豪族到了今天大汉首屈一指的家族,连四世三公的袁家都被盖了下去,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打压甚至敌视不在少数。

人们对于武者的印象陡然好了起来,就是这一份连仇人敌人都能和睦相处的胸襟,不管在任何家族任何大佬身上都很少见到。

譬如袁绍,那是先皇为了限制交州,让其脱离军队序列,在零陵郡当太守隐然有对交州有挟制之势,今天人家是什么位置?那可是响当当的右丞相。

尽管被后来居上的曹操所压制,任谁都不敢轻视袁家和袁绍,更为钦佩的是当今皇上,他从没表现出一丝敌意,即便两人共事的时候偶有争执,那都是公事。

另一个鲜明的例子,则是颍川陈家的陈群,他和皇帝算是有夺妻之恨。

至少在曾经的陈家人眼里,荀采就是陈家内定的少主母。赵云不清楚原本轨迹里为何自家荀妮没有和陈群结合,也是迎娶的荀家荀娴。

今天,除了曾经军方的三位大佬,袁绍、杨彪、士孙瑞、荀攸赫然到齐,讨论的就是官方出现的一股暗流,对廷尉有很大意见。

按说田丰在位的时候,已经根除了不少作恶的世家,民间也是一片清明。

为何今日突然连自诩为世家一员的陈群都遭到他们的抵制?不外乎就是这些人以为作为世家出身的士子,陈群应该和田丰不一样,对世家能高抬贵手。

想不到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