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诸王奉礼(1) (第1/1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这焰火足足放了一个时辰。 整个应天城的百姓都可以看到这盛世美景,这皇宫里面放百姓们也不含糊,整个应天城的天空就没有闲着的时候,那可是你家唱罢我登场,谁家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输了面子…… 应天那几条长街之上,也是迎来了舞龙舞狮的队伍,各大商号,全都出了钱资助,看看谁家的舞龙做的好,看看谁家的狮子耍的花样多。 孩童们提着小灯笼在大街上乱跑,这应天城当中的官差也是四处乱转,生怕有贼人趁机作祟。 这大明这几年偷孩子的变多了,但和之前采生折枝不一样,这些人偷了孩子以后,都放在自家养起来,说是北上南下的亲戚送回来的,要落在自己的户籍上。 这个时候孩子越多,钱财就越多,这朝廷每年给的钱,那可都是真金白银的,甚至有很多贼人靠着养孩子发家致富。 但是这大明朝廷也对这件事情严厉打压,抓到以后基本上就没活路…… 根据这种事情,朝廷也更改了一系列的法令,户籍的这件事情变得更加难了,番邦人想有大明的户籍那更是难上加难,其他的平民百姓如果没有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去办理,到后来办也会极其困难,还得需要各种证明这个孩子是你自己亲生的才行。 但是这种事情依然不妨碍应天街头上的热闹,百姓们奔走相告,齐聚皇城门口,帝国万岁的呼声震破云霄! 到最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都不得不去那里看一看,帝国现在有钱,这朱标也是大方,来这里欢呼的百姓一人赏了一块花钱,这花钱是帝国特意铸造新年流通的一种东西,上边的花纹千奇百怪,但也都是和吉祥如意,国泰民安有关的。 有铜质的银质的金制的,铜质的是一人一块,银质的和金制的就抽签,看看哪个百姓的运气好。 一顿折腾完事儿以后,这已经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父子二人慢慢悠悠的朝宁寿宫走,没走多远就闻到了这宁寿宫中饺子的味道。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笑呵呵的开口说道,“怎么样,爹这一招还可以吧?” 朱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弟弟们对大明忠心耿耿,又何必如此,这些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藩王骄横不法的事情,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儿……”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兔崽子,啥时候还学会跟你爹口不对心了……” “你说的对,这些年那些小兔崽子确实挺老实的,但是咱们这两代就是要打下一个好头,咱们这两代打下好头以后的帝王才能轻松,否则的话,你打下来的那些新地,就会成为咱们帝国的累赘!” 朱元璋这话说的,可是一点不假,华夏先民为什么没有走出过中原大地,不是老祖宗们武德不够强横,也不是老祖宗们打不过,就从祖龙那一代开始算,华夏任何一代强盛的时候都有横扫天下的本事! 就同时期的力量对比,那看起来当真是悬殊的可笑,想一想那亚历山大方阵碰到了老秦人,估计他们一个老秦人的前锋骑兵都打不过,就更别说拉开架势正儿八经的打一场了…… 想一想,他们排成整齐的方阵向前冲,迎头就撞上了老秦人的弩兵,然后一个叫白起的大将军捋着胡子冷笑…… 估计到后来就是挖坑埋土,然后拷问他们的主力在哪儿…… 但是为什么没有打出去呢?无非就是因为地盘太大了,守不住,打天下是一回事儿,做天下又是一回事儿,打下来了,守不住反而就会深受其害,这种道理,朱家父子是一清二楚。 所以说朱元璋今天才会办出那样的事情,他就是在为以后的皇帝打基础! 父子二人一边聊一边来到了宁寿宫,这里边的藩王,在秦王朱樉的带领下向父子二人行礼,朱标满脸笑容,朱元璋倒是笑骂道。 “别他娘的装了,快去帮你们婆娘端菜去,这三十的饺子可都得多吃点儿……” 众位藩王一哄而散,马不停蹄的赶往厨房,这不一会儿的功夫,大厅之上就充满了饭菜的味道。 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也没有什么精美的东西,都是一些家常便饭,一人一盘饺子,中间还摆着一些凉菜热菜。 父子二人稳坐高位,马皇后坐到朱元璋旁边,朱雄英则是坐在朱标旁边。 等到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吃了第一个饺子以后,这下方的藩王才动筷子。 这吃饺子的时候朱樉一直贼溜溜的看向朱标,朱标则是隐晦的点了点头。 朱老二往自己的嘴里塞了一个肉蛋饺子,囫囵吞枣的吞了下去,梗着脑袋站起身来。 “爹!!” 正在夹饺子的朱元璋被朱老二吓了一跳,一根筷子划过一道优美的弧度,直接插在了朱老二的发髻上,还伴随着朱元璋的一声怒吼。 “咋!!!” 朱老二抖了抖脑袋,还以为那筷子扔到别处去了,恭恭敬敬的拱了拱手说道,“爹,新年伊始,儿子愿献给爹和大哥一件小玩意儿,以示孝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