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胡惟庸案 (第1/1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老朱阴沉着脸,杀气四溢。 “二虎!” “臣在!” “现在就开始查!把盐业衙门的账本拿来,一笔一笔的查!”老朱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咱和诸位臣公就在这等着!查出来就在这宣读!有人证也直接带到这里!咱允许你便宜行事!” “臣,遵旨!” 二虎带着一队锦衣卫风似的冲了出去。 “满仓!”老朱勾勾手,示意满仓过来。 “奴婢在。”满仓躬身爬到老朱身边。 老朱喝了一口浓茶道,“外头的百姓和这两位老者,都带到偏殿去,弄点茶水点心,仔细问问,该记录的都记好,让他们回家吧!告诉他们,咱一定给他们做主!” 这回都安生了,文武百官都沉默不语,太子党的人老神在列,他们可都老老实实,盐业衙门是他们主子的新政,他们怎么可能暗中使坏?那不是等于拆自己的台吗? 而胡惟庸的党羽可就百爪挠心了,要是在家,他们有太多的方法去安排,去疏通关系,可是老朱技高一招,让他们在奉天殿候着,在这谁能使得上手段?只有坐以待毙……… 老朱高坐在宝座上,眯着眼睛打量下面的大臣,每个人的表情都看看真真的,看到胡惟庸面如死灰,不由心里暗爽。 “还是标儿聪明,咱本来打算给胡惟庸安排一个谋反的罪名,可是这理由确实有点牵强,嘿嘿,还得是咱儿子,这一手民怨沸腾真是一步到位,还捞了一千多万两白银!嘿!!真带劲………” 瞥了一眼在角落里奋笔疾书的史官,老朱面上隐晦的有一丝笑意,但是很快就隐藏起来…… “宋濂这老头,还真有点本事,教的好!标儿这手段,比咱强!嘿嘿……” 老朱现在爱屋及乌,看宋濂以及太子一系的官比较顺眼。 “给宋学士看坐!这还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 宋濂做梦也没想到,老朱竟然会对他如此客气,仔细一想便心中了然,自己这是借了太子爷的光啊! “老臣谢过陛下!” 宋濂给老朱行了个大礼,坐下了一半屁股,太子党的官员也都欢欣鼓舞。 老朱则和颜悦色的摆摆手。 “宋先生是文官榜样,不必多礼,哈哈……” 一盏茶的功夫。 老朱闭目养神…… 半个时辰。 老朱喝茶批阅奏折……… 一个时辰。 老朱让人上来简单吃食,分给文武百官,自己也喝了一碗小米粥…… 看老朱和其他官员吃的香甜,胡惟庸食如嚼蜡…… 哗啦哗啦,甲叶子摩擦的声音由远及近,所有人的精神都紧绷起来! 二虎带着锦衣卫和宫廷侍卫,押送两个人,抬着一口大箱子,来到了奉天殿。 看清楚这两个人,胡惟庸面如死灰,正是他的胡管家和春桃。 “启禀陛下,臣在胡相的管家手里找到了和应天,两湖两广,还有河南商人的往来账本!臣粗略统计总计七百万两白银!” 老朱惊讶的抬头看了一眼胡惟庸,“胡爱卿这是怎么回事?七百万两白银,你收了这么多钱?快赶上大明一年的赋税了!能花完吗?” 胡惟庸面如死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平时口若悬河的利嘴,今天竟然语无伦次。 “陛下………陛下……!臣………” “算了算了,你不愿意说,就让二虎替你说吧!如果有冤枉你的地方,一定要告诉咱!明白吗!”老朱说话和颜悦色,可是越这样,胡惟庸就越慌! “喏!”二虎答应一声,紧接着说道。 “这些钱都是胡相和商人们一起凑的,用于囤积食盐,账本上粗略统计,已经囤积了数十万石之巨!还有一些自发囤积的商人,则不在统计之列。” “好!好!好!”老朱怒极反笑,“胡爱卿真的是做的一手好买卖,比当年的沈万三还要精明啊!” 老朱从宝座上站起身来,气势如虹! “囤积这么多食盐干嘛啊?黑市上高价卖?!还是要看着大明的百姓没盐吃啊!” 砰!!! 一个茶杯在奉天殿的金砖地面上四分五裂! 老朱怒发冲冠,大喝一声。 “咱真是白养了你!!” 胡惟庸已经筛糠了,他明白今天是凶多吉少了,铁证如山,任他巧舌如簧也翻不了案! 胡惟庸涕泗横流。 “陛下,臣知错了,臣请告老还乡,看在多年臣为大明殚精竭虑的份上,饶了臣一回………” 这话一说,宋濂都没脸听了,这都是什么昏招啊,告老还乡?拉倒吧,不祸灭九族就不错了,囤积居奇,扰乱盐价!上千百姓叩阙鸣冤!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胡惟庸还想脱身?! 天真! 老朱都气乐了! “告老还乡!真有你的,七百万两的朝廷平价食盐,到了黑市就能翻两倍!得多少百姓去刮青石板!多少百姓卖身为奴!!” 砰!! 一个茶碗直接砸到了胡惟庸的脑门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