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反复小人,妄谈礼法 (第1/1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足利使者?” 见朱标没有理会高丽每年朝贡的请求,反而看向是自己。 足利清当即会意,躬身再拜后,似争宠比试般,愈发恭敬说道: “我国深受天朝大恩,天朝有命,臣不敢辞。” “外臣愿即刻回国,举国同力,为大明效力!” “我国境内,凡大明有所需,但可取之!” 此话一出。 饶是开济、詹同等文臣也是一阵诧异。 倭国先前可没这么恭敬啊。 怎么现在,倭国使臣恭顺谦卑的模样,就好似忠犬一般。 和有所诧异的众人不同。 席间宋濂、高启对视一眼,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 倭国,蛮夷尔。 见利岂能不忘义? 此时他们倭国正值南北混战。 若是得到大明的支持,不仅意味着他们能在战场取胜。 而且只要得到大明的支持,他们一朝的正统地位便无人质疑。 毕竟在邻邦诸国眼中,中原大国从来都是只能仰望的庞然大物。 即便遭受蒙元的铁蹄践踏,可顽强的民族精神依旧不朽。 甚至仅用了数十年时间,便将他们视作噩梦,认为无可战胜的蒙元屠夫,尽数赶回了草原。 强汉,盛唐,繁宋的荣光虽已不在,可辉煌的记忆却在所有人心中。 因此只要天朝降下恩旨,承认他们的正统地位。 无论是邻邦诸国,甚至就连他们倭国自己的子民,都绝不会怀疑其正统地位的合法性。 这便是仁义大国的公信力。 这便是在这个时代,大明超然的国际地位。 “足....足利使者,你此言,可曾禀明你主?” “虽未禀明,可我主定然也是这个意思。” 足利挺直身子,似仰仗大明国威般,以一种上位者的姿态,冲王琦训斥道: “邻边小国,哪个不曾受天朝恩惠。” “我朝虽远处海外,可知恩图报几字,实不敢忘。” “若天朝所需,莫说是金银俗物,纵然我朝全体百姓,亦可为大明赴死。” 语罢,足利冲朱标恭敬再拜后,正色回道: “听闻天朝大兴国战,倭国愿为天朝马前卒!” 闻言至此,王琦一时间想死的心都有了。 若论给大明当狗,他还真比不上倭国的足利清。 可让他不解的是。 倭国与大明相隔重洋,足利清为何会如此恭敬。 举国同力,效忠大明,这已经不是作为藩属国臣服大明了。 大明所需,但可取之,这几乎是自愿将倭国并入大明。 “大太子殿下....” 就在朱标准备表态之时。 王琦盯着朱标脚下的地面,愈发恭敬说道。 “大太子殿下,外臣愿即刻回国,求我王下令。” “援助北元的高丽将士,临阵倒戈,相助大明!” “临阵倒戈?相助大明?” 听到朱标语气玩味,轻笑重复。 一旁蓝玉见状,竟直接笑出了声。 也是看到朱标并无责备。 沐英、顾时、郭英等一众武将,也跟着放声大笑了起来。 “大...大太子殿下.....” “不得失礼!” 朱标强压扬起的嘴角,转向看向蓝玉故作责备道: “御前失仪,该当何罪!” “末将知罪。” 见此情形,王琦心头一喜。 若朱标当着一众文武的面,训斥失礼亲卫,这也算给足了他这个使臣的面子。 也能说明,大明多少对他们高丽,多少还是有些忌惮的。 念及至此,王琦长舒一口气的同时,腰杆不由挺直了几分。 可下一秒。 只见朱标举起酒杯递到蓝玉,轻笑说道: “御前失仪,罚酒三杯!” “末将领罚!” 见蓝玉拿起酒盅,接连喝下三杯。 王琦面色铁青,自觉蒙受了极大的屈辱。 即便是傻子也能看的出来。 罚酒三杯非但不是惩处,反倒更像是赏赐。 王琦又怎会不知,此举是对他的羞辱,更是对他们高丽的轻视。 “大太子殿下!” “我高丽诚心请罪,何必折辱于臣!” “放肆!” 听到王琦竟敢质问朱标。 蓝玉当即抽出长刀,直接架在王琦的脖子上。 而此时朱标眸光戏谑,上下打量一番后,轻笑反问道: “你觉得孤是在羞辱你?” “正是!” “外臣乃高丽使臣,诚心为我朝请罪。” “然大太子奚落外臣是小,轻视我朝是真。” “还请大太子殿下顾念天朝威仪,重惩方才失礼士卒!” “高丽一朝,首鼠两端乃是本性,今日竟敢在孤面前妄谈礼法?” 朱标收起脸上笑意,正色问道: “至正十六年,元朝与红巾军交战,当时还是北元臣属的高丽,出兵鸭绿江,进攻辽东,先后占领和州,登州,定州,长州等镇。” “后北元震怒,扬言远征高丽,大军未至,你主王颛便斩杀了当时攻占辽东等地的武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