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臣方克勤,弹劾太子 (第1/1页)

见二人一脸郑重,似太子死忠一党般,冲自己郑重说道。 朱标心中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对于宋濂、高启这些学究,朱标也真是头大。 和老朱一样。 朱标最不喜的,便是和这些个夫子学究打交道。 就拿眼下以工取仕,为三司挑选工业人才来说。 宋濂被气的昏厥两次,高启甚至不惜向老朱弹劾自己。 他们哪有什么私心。 这些正经的读书人,想的无非是国朝稳固。 受制于时代,他们不明白工业在将来会是多么重要。 在他们眼中,所有的技巧之物,也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对于这些个将‘重义轻利’刻进骨子的读书人,自然会对一切机巧之物嗤之以鼻,冠以奇技淫巧之骂名。 朱标理解他们。 所以朱标从未想过处罚他们。 的确! 登临权力的顶峰,的确掌握了众人的生杀大权。 这些人的生死,也只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可想杀谁就杀谁。 这种行径不是皇帝所为,更非天子所为。 任意杀戮,不满则杀,厌恶即死,这是变态杀人魔,不是皇帝。 似宋濂、高启这般,将心中大义摆在首位的,纯纯粹粹的读书人。 他们才是忠臣,是正臣。 不是那种想要利用死谏,只为青史留名的迂腐文人。 更不是明末那些表面上家国大义,背地里男盗女娼的东林贼党。 这些个读书人,是国朝根基。 也是巍巍华夏,璀璨文化的代表传承者。 这些个纯粹的读书人,胸中有浩然正气。 他们不畏死,不媚权。 他们只认心中道义,只想华夏永昌。 眼前的宋濂、高启如此。 之后的于谦、张居正亦是如此。 他们忠的是心中大义,他们忠的是巍巍华夏。 强汉苏武,大漠牧羊数十年,节杖不毁。 盛唐魏征,直面圣颜,慷慨不退。 南宋文天祥,身陷囹圄,不改家国之志。 还有我大明绝代风华之下。 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的铁鼎世,被诛十族的方孝孺,死守北平的于谦,长于谋国、短于谋身的张居正。 更有近代在日寇铁蹄之下,矢志不渝的壮烈英豪。 以及那些以笔为刀,撕开晦暗,带来的觉醒初光的文人英杰。 这些人是真正的华夏脊梁,是横渠四句的坚定践行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为大明的储君,朱标或许不太喜欢他们打交道。 但朱标也确实打心底里尊敬他们。 “殿下放心,既为我大明,我二人自当向同僚解释。” 宋濂、高启很清楚。 若朱标太子之位被废,国朝势必动荡。 相比之下。 此次初试以工取士,倒显得没有那么离经叛道。 几人正说着。 只见毛骧怯生生的走了进来。 可直到走到朱标跟前,毛骧却迟迟没有开口。 “殿下,我二人先告退了....” “不用。” 朱标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若是毛骧真有秘报,自然会凑到自己耳边,低声诉说。 “两位夫子不会回避,一起听听吧。” 朱标看向毛骧,开口问道: “出了何事?” “吏....吏部侍郎方克勤,此时正.....正跪在贡院门外.....” “所为何事?” “为....为了弹劾......” 见毛骧结结巴巴,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利索。 朱标面色一沉,略有不耐烦道: “若是弹劾官员不法,让他去找秦王,如今秦王代政。” “不....不是。” 毛骧拳头紧握,心下一横,直接说道: “方克勤并非为了弹劾朝中大臣。” “方克勤乃是....是要弹劾太子殿下您......” “啊?” 宋濂、高启一时失语,直接惊呼出声。 方克勤疯了! 弹劾太子朱标? 方克勤是真的疯了。 找朱标弹劾朱标,正常人谁能办出这事儿。 “嗯。” 和如同白天见鬼,满脸惊骇的宋濂、高启不同。 朱标虽有诧异,不过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既然是要弹劾本宫,那便带他去见陛下。” 听到朱标这话。 毛骧轰的一声跪在地上,脑袋死死抵在地板之上,快速说道: “启禀殿下。” “那方克勤已经进过宫,面见过陛下了。” “陛下如何说?” 生怕老朱真的废了朱标的太子之位,宋濂连忙焦急问道。 “陛下言说.....” “朝政之事已尽数交给太子,让方克勤来找太子殿下您。” “还说......太子殿下可以自断.....” ‘擦~’朱标心中腹诽一句,整个人都不好了。 若不是宋濂、高启在场。 朱标真想当场掀桌子,撂挑子!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