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紫金山麓 (第1/1页)

“行了行了!” 见姚广孝神情庄重,再三叩拜的同时,喊起口号来没完没了。 朱标很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起身便朝门外走去。 “姚广孝,河南那边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臣与方克勤趁修缮水利、赈济百姓,土地改革政策也有几分成效。” “好,方克勤可回京了?” “臣请求方大人坐镇河南,处置善后。也是想殿下正在推行退税改革,方大人回京怕多有不便....” 见朱标微微颔首,没有继续追问。 姚广孝也收敛心思,静静跟在朱标身后不再多言。 毕竟朱标是难得的聪明人,在这种人跟前,说的太多反倒不美。 至于河南灾情期间,地方官员是如何巧立名目,私吞朝廷赈灾银两。 他姚广孝又是如何刚猛果断,处置这些不法官员。 这些个具体情况即便他不言明,锦衣卫也会将奏报呈到朱标御前。 半个时辰,紫金山侧。 听闻太子朱标亲到灵谷寺, 即便没有太子调令,六部主事闻讯纷纷赶至紫金山下。 太子出宫,锦衣卫净街开道,依仗司执旗响锣,龙骧、豹韬两卫亲军护卫左右。 而朱标车驾一侧,姚广孝、李景隆、徐允恭等人驾马跟随。 原本静谧安静,仅偶尔几声钟鸣传到红尘中去的紫金山麓,此时也变得热闹非凡。 山路上前行的众人要么是六部堂官,要么是太子近臣。 放在平时随意一人都是灵谷寺的贵客,可今日他们却都不是主角。 “贫僧灵谷寺监寺智诚,拜见太子殿下。” 行至灵谷寺,一众僧人提前恭候在寺外的空地,纷纷下拜。 待朱标走下车驾,说话的智诚和尚忙上前禀告道: “太子殿下恕罪,我灵谷寺未收到礼部举行祭典的消息,不知殿下此来是为祈求还是为举行法事。” “祈福。” “贫僧这就命人.....” “倒是不急。” 朱标轻声打断的同时,随意打量着眼前的灵谷寺。 这灵谷寺到底是老朱亲自下令,工部参与督建的。 寺门高大,气势恢弘,多了几分庄重威严,却少了几分佛家的随和。 寺门口的空地上,整齐排列着十数个上马石。显然京城中的达官显贵,多到此处进香。 饶是立于门外,可朱标依旧能看见香雾阵阵。 如此寺庙,当真算的上香火鼎盛。 至于寺门口的匾额。 灵谷寺三字之上,另挂有老朱亲手写的“天下第一寺”的牌匾。 两块牌匾挂在门上,显得格格不入的同时,甚至有点献媚天家的意思。 “这块匾额?” “回禀太子殿下。”见朱标看向老朱书写的匾额,智诚忙恭敬回道:“此乃是洪武三年,陛下到我寺中为北境阵亡将士超度时,亲手写就的匾额。” “住持师兄本想将此匾珍藏起来,可贫僧以为既然是天家恩赐,就该将陛下体恤阵亡将士的圣德仁慈之心昭告世人。” “故而贫僧力排众议,特将此匾挂于灵谷寺匾额之上。” 见朱标微微颔首,好似对他此举甚是满意。 智诚眼眸转转,试探性低声问道: “今日太子殿下领众祈福,乃我寺荣幸。不知我寺可还有幸,得太子手书?” “哦?” “太子殿下容禀,陛下当年曾做过佛寺行僧,与我佛当真有缘。而小僧一见太子殿下,只觉殿下身后隐有佛光笼罩,想来也是大福大智之人。” “故而小人这才敢斗胆恳求,求殿下留一手书于小寺。” “若天家父子各留手书于本寺,当真乃是天家仁慈以待万民。传扬出去,也不失为千古美谈。” “说的好。”朱标笑着点头的同时,当即下令道:“取笔墨纸砚来!” 话音落下,几名僧人抬着木桌、笔墨便走到朱标跟前。 “殿下。” 接过毛骧递来的笔,朱标微微一顿,随即笔走龙蛇在宣纸上潇洒写就: “宝刹灵谷,心想事成!” 几乎是在朱标落笔的瞬间,灵谷寺监寺智诚和尚领着一众僧侣朗声唱道: “太子殿下赐书:宝刹灵谷,心想事成!” “谢太子殿下赐书,殿下仁慈!” “谢太子殿下赐书,殿下仁慈!” “殿下仁慈~” 在场官员温声跟着齐声高呼。 一时间,灵谷寺僧众再加上现场百官,将寺外空地跪的满满的。 高呼之声甚至冲破云霄,响彻整个紫金山麓。 如此这般。 似乎朱标写下的那八个字,便是对天下人的宽仁。 似乎这样的表面功夫,便也足够彰显朱标的仁慈。 只不过! 朱标此来,自然不会为了做这些个表面功夫。 “姚广孝。” “微臣在!” 姚广孝应了一声,冲朱标微微拱手后,便朝智诚和尚走了过去。 同样。 智诚老早便注意到了同样是秃头的姚广孝。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