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此次北伐,太子当居首功 (第1/1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朱标话音落下。 在一众文武诧异的目光之中。 徐达、冯胜将丹书铁券举过头顶,跪在老朱跟前朗声道。 “臣徐达,上交丹书铁券。” “臣冯胜,上交丹书铁券。”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百官心中诧异也到了顶点。 毕竟能站在奉天殿的都不是痴傻之人,老朱前脚刚处置了朱亮祖,后脚徐达、冯胜就要上交丹书铁券,傻子也觉得这二者必然有些关联。 可偏是此时,朱元璋却故作推脱道: “魏国公、宋国公,丹书铁券乃朕为表彰开国元勋之功绩,特此恩赏。 “而且准许你们传及子孙。” “如今上交,岂不辜负朕的一片好意?” 听到老朱这话,冯胜只感觉一阵头皮发麻。 明明是朱标昨日让自己上交丹书铁券的,老朱当时也是听到了。 怎么现在自己上交,反倒辜负了老朱的一片好意。 无奈之下,冯胜忙偷偷看向徐达。 也是此时,徐达恭敬在拜后,朗声说道: “陛下大恩,臣没齿难忘。” “只是朱亮祖依仗丹书铁券横行不法,将陛下谆谆圣恩弃之如履,此番作为臣深感惶恐。” “陛下圣恩,准许臣等将丹书铁券传及子孙,可臣仍需时时自省,方才能始终恪守国法。” “若后世儿孙不孝,效仿朱亮祖依仗丹书铁券欺民坏国,臣于九泉之下仍觉愧对陛下圣恩!” 徐达虽然是武夫,可冠冕堂皇的话也学了不少。 听到他这番话,老朱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陆仲亨等其他勋贵武将道: “朕时刻提醒尔等恪守国法,朕也深知尔等功勋卓着,自然不会坏国乱法败坏自身英明。” “只是魏国公所言有理,朕能时刻提醒尔等谨慎自持,恪守国法,却对尔等后世子孙鞭长莫及。” “既然如此。”老朱很是犹豫顿了一下,随即看向朱标道: “太子,不可寒了两位国公护国之心!” “是!” 朱标应了一声,将徐达、冯胜的免死铁券收了上来。 也是此时。 朱标环顾百官,朗声说道: “魏国公、宋国公护国之心,日月可鉴。” “两位国公乃我朝官员之表率!” 原本那些勋贵武将还想装作没看见,保留免死铁券,为自己留一个保命符。 可听到朱标的话,他们又怎会不知朱标的言外之意。 一时间,所有开国勋贵齐齐跪拜道: “为我大明,臣等愿意上交丹书铁券。” “臣等愿意上交丹书铁券!” “好!”朱标朗声开口,正色说道:“有诸位肱股之臣,实乃我大明之幸。” “为大明贺!” 随着朱标话音落下,百官齐齐跪拜,高声道: “为太子贺!” “为大明贺!” “为圣天子贺!” 百官朝贺声一浪高过一浪。 朱亮祖被抽肠处死的血腥味依旧能传到大殿,可此时的奉天殿早已是另一派景象。 不管百官心中如何心惊肉跳,也不管他们是否愿意上交丹书铁券。 可现在,他们只能感念老朱的仁慈与朱标的贤明。 也是等朝贺声落下,朱标当真文武百官的面,冲毛骧沉声道: “散朝之后,到各位大人府上请回免死铁券,务必办的仔细,不可辜负各位臣工护国之心。” “臣领命。” “还有!” 朱标看了眼廖永忠几人,继续道: “将孤的赏赐一并送到各位大人府上。” “微臣遵旨。” 听到朱标提及赏赐的瞬间,冯胜心底发寒,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他自然能听出朱标的言外之意。 虽然不知道朱标的赏赐究竟是什么,可冯胜可以肯定的是,朱标的赏赐定然不是什么金银珠宝,更不可能是官职厚禄。 朱标的赏赐,很可能就是不法勋贵的催命符。 可当他看到廖永忠、唐胜宗闻言,相互低语,脸上甚至还带些沾沾自喜。 冯胜真想当即上前,狠狠给他们几个大逼斗子。 他们以为朱标收了他们的免死铁券,就会赏赐他们金银珠宝作为补偿? 简直胡扯! 朱标收了他们的免死铁券,还留下他们的性命,这便已经算是朱标宽厚仁慈了。 这些家伙竟然还想着要赏赐,要补偿? 趁毛骧还没带着锦衣卫上门之前,赶紧把屁股都擦干净才是正事儿。 就在冯胜打定主意,待会散朝之后要给廖永忠几人提醒之时,却发现此时朱标竟意味深长的盯着自己。 片刻迟疑过后,冯胜明白朱标眼神中的警告,随即默默点头。 也是见他如此,朱标这才很是满意的将目光挪开。 “好了,烦心事儿解决完了,现在咱要奖赏北伐有功之臣。” 老朱一边说着,一边远离众人朝高台上的皇位走去。 也是听到老朱要论功行赏,廖永忠等人这才松了口气。 本来今日朝会的主题就是论功行赏,这些武将勋贵也一直期待着赏赐降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