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拆东墙补西墙?别闹了! (第1/1页)

好书推荐: 嫡妻难惹

铁铉也知道知府的任命,本就不是他能开口置喙的事。 这件事本该由朱标圣心独断才是。 可是凤阳百姓苦不法官员久矣。 如今凤阳的百姓,迫切需要一个干练且清廉的知府。 若是新到任的知府也和田广、钱伦一样,依旧是贪墨不法、欺压百姓之人。 那朱标今日所做一切,全都付诸东流不说。 凤阳的百姓更是从一个深渊,堕入另一个暗无天日的深渊之中。 而听铁铉的话。 一旁的蓝玉、朱棣也来了兴致,静静等着朱标宣布知府的人选。 毕竟今日弄出来这么大的阵仗。 若是下一任知府也是个贪赃枉法之徒。 那朱标今日立登闻鼓,斩杀凤阳所有官员这事,也就成了笑话。 况且百姓刚逢大难,下一任知府必须是勤政爱民的干吏才行。 不过蓝玉倒觉得,铁铉完全可以胜任知府一职。 虽说铁铉资历不够, 但能在所有官员都贪墨的情况下,保持廉洁。 能在周围尽是不法官员的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 仅是铁铉这种固守本心的刚毅性格,便足以胜任知府一职。 “被那些个贪官恶吏残害一遍后,凤阳也的确需要休憩民生。” “因此这知府一职自然至关重要。” “大哥,您就别卖关子了。” “凤阳需要休憩民生,可究竟是您亲自担任知府,还是让铁铉出任。”朱棣有些不耐烦说道。 虽说朱标以太子之尊担任凤阳当地的知府,有些屈尊将就,不合常理。 可朱棣也清楚。 自己这位大哥从来都不是一个按照常理出牌的人。 只不过无论是朱棣还是蓝玉。 都认为更大的可能,乃是朱标任命铁铉担任知府一职。 “担任知府的,不是孤,也不是铁铉。” 朱标看向几人,平静说道:“三品知府由李善长担任,从三品的知州一职,则由正在赶来凤阳的刘伯温担任。” “李善长......刘伯温......” 蓝玉几人对视一眼,脸上表情也变得复杂了起来。 若是铁铉出任知府,亦或是从京都调来一些朝臣,甚至是朱标亲自担任。 他们几人都不觉得意外。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 朱标竟然将李善长、刘伯温两个老家伙重新给推了出来。 李善长和刘伯温,这二人的确有经国之才。 担任知府、知州,自然也能快速改善民生,让凤阳百姓安居乐业。 特别是李善长。 他管理后勤,处理民生的能力。 纵观历朝历代,也少有人能与他比肩。 至于刘伯温...... 哪怕蓝玉很不喜欢这个清高的夫子。 可他也不得不承认。 刘伯温的才华,莫说是胜任一个三品知州,纵然是中书丞相,刘伯温也不遑多让。 只不过...... 听到朱标的答案,朱棣、蓝玉,甚至是铁铉都感觉有哪里不对。 李善长、刘伯温这二人。 一个致仕不闻,告老还乡。 一个没有官身,荣养在京。 虽说朱标出面,这二人肯定会同意担任知府、知州。 可让这两位经国老臣管理凤阳,一来有些大材小用。 二来..... 让谋国老臣出任知府,岂不是告诉天下百姓,说此时大明朝廷无人可用? 见蓝玉几人表情复杂。 朱标轻笑一声,温声说道: “让李善长、刘伯温担任知府、知州,也并非故意刁难他们二人。” “方才孤也说了。” “此次中都一案,李善长想要作壁上观,匿身于百姓之间,这点孤自然不会让他如愿。” “毕竟中都一案,牵扯到整肃大明吏制。”(应该是吏治,写成制度的制,是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还有一点朱标没有明说。 朱标原本不想在处置胡惟庸的时候,将李善长一并惩处。 可这老家伙聪明擅藏。 就拿这次来说,李善长乖乖当好一个普通百姓,本是高明之举。 可正因为他置身事外,让朱标感觉他好似作壁上观,隔岸观火。 甚至朱标觉得这老家伙也是凤阳不法的同谋之一。 甚至朱标现在都不能确定。 这李善长究竟和胡惟庸勾结到了何种程度。 若是他李善长也有窃国之举,那朱标自然没有理由让他继续活下去。 毕竟处斩胡惟庸,裁撤丞相制也只是个开始。 将来朱标整肃吏治,推行新政之时,决不能有半点阻碍。 “至于刘伯温.....” 朱标看了眼铁铉等人,玩味说道: “孤让他荣养在京,他也总不能拿着朝廷的俸禄,什么事都不干吧!” 语罢,朱标很是随意的轻笑一声。 可正是朱标这副玩味姿态,更让铁铉等人觉得朱标深不可测。 因为他们很清楚。 朱标任命李善长、刘伯温,绝非率性而为。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