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抢吃的 (第1/1页)

“哟,老太太,这是骂谁呢?” 苏灿笑呵呵走到了陆老太太面前,脸上看不出半点的生气。 陆老太太看到眼前的苏灿,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苏灿会突然出现。 “你个不着四六的玩意儿,你不在医院里好好照顾我们老三,你跑回来干什么?” 苏灿笑了一下:“你这个当娘的可真有意思,当初陆战东腿烂成那样也没见你这么关心。怎么现在看他过上好日子了,又跑过来管他的闲事了?你这个老太太脸皮咋这么厚呢?” “你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撕烂你的嘴?” 陆老太太气的从蒲团上站了起来。 “撕烂我的嘴?那你撕一个试试?我可是军人家属,你要是敢撕我,我保证去县城里告你。” “你放屁!你是军人家属,我还是军人他娘呢。” 陆老太太底气十足的反驳她。 苏灿笑了笑,“说的好!你是军人他娘,那我问你,你是怎么照顾他这个军人的?医院里的医生说如果再晚送去一天,陆战东的双腿就保不住了。你要是他亲娘这心可真够狠的,桃花村找不出第二个!” “我当然是他亲娘!难不成他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成?” “呵呵,亲娘看着自己的儿子腿烂成那样不管不问?明知道这里是自己儿子盖房子做饭的地方,跑到这里来捣乱,这是亲娘吗?我看是仇家还差不多!” 四周围观的村民们也跟着交头接耳,七嘴八舌。 陆老太太在村里的名声一向不太好,尤其是今天跑来这样找麻烦,实在让人看不过去。 老太太一看都向着苏灿,扑通一声又坐回了蒲团上,不管三七二十一破口大骂起来。 看这个样子,想跟她好好讲道理是不可能了。 可这饭还等着吃呢。 苏灿先安抚了陆建生的媳妇赵静,又问了问几个领头做饭的大娘婶子,最后决定把做饭的场地就挪到自己的院子里去。 虽然简陋了一些,但是临时搭个棚子应该不成问题,当然除了搭棚子,还要再盘两个新的灶台。 毕竟一个灶台根本就不赶趟。 说干就干。 有周青山在,搭棚子盘灶台这种事招呼大家一声就行了。 几根木头往地里一扎,上面再搭上棚顶,这个帐篷就成了。 房子前面的院子很大,苏灿特意让周青山多搭了几根柱子,上面用秫秸搭平,这样荫凉大一些,平常大家干活干的累了,还可以过来坐着喝水。 虽说简陋了一些,但这样下来倒是更方便了。 周青山又带着几个人去村子里借了几张桌子,十几条长板凳过来。 棚子搭完了,盘灶台的也差不多盘好了。 周青山直接去自己家把锅给搬了过来,陆建生也把自己的锅搬了过来。因为是刚盘的灶台泥巴还有些湿,所以先让人烧起了火。 接下来便是做饭的事情了。 一口锅炒菜,两口锅蒸馒头。 即使这样,蒸馒头也得蒸两次,毕竟来帮忙干活的人太多了。 今天从县城坐马车路过光明公社的时候,苏灿便买了一袋五十斤的面粉回来。主要是车上人多东西也多,要不然她就多买一些了。 赵静从家里拿来了酵子,是用来发面用的,其实就是现在的酵母。 七八个农村妇女一起帮忙,蒸馒头这种事反倒容易了。 只要有东西,大家都不让苏灿动手,毕竟所有的事情都归她管。 苏灿围着房子地基转了一圈,周青山给她讲了讲盖这种房子的详细过程。 等到主体起来,上大梁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情。 “青山兄弟,咱们村有没有会做家具的人?” “有呀,我大姐夫赵长安就会做。你们家的门窗就是他来做。” 之前苏灿把事情交待给周青山,加上门窗说个尺寸就行,所以赵长安一直没来过。 苏灿自然不认识。 “他就在咱们村?” “是的,他家住在大队部前面那条胡同里。不管是家具还是大推车小推车,反正只要是木头的,他都能给做出来。” 苏灿点点头:“太好了,可是我们家现在没有木头怎么办?” “这个好办,咱村里榆木最多,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不过做家具得是那种放个三五年的老榆木檩条才成。一会儿吃饭我问问,到时候价格我来谈。嫂子,保证不会让你多花钱。” “好嘞。” 晚上八点钟的时候,最后两大锅馒头全都出了锅,放了满满两簸箩,足足两百多个大馒头。 要知道这些馒头一个可是顶苏灿前世两三个。 说实话,现在这个年代,村里之前盖房子有蒸馒头的,也会在里面多少掺一些玉米面。 主要是纯面粉的馒头大家都吃不起。 但是那样也觉得好吃极了。 当时和面的时候,有婶子大娘跟苏灿提过这个问题,让她也往里面掺点玉米面,这样能省一些钱。 不过被苏灿拒绝了。 她现在什么忙也帮不上,在吃的上面自然不能亏待大家。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