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返回大同 (第1/1页)

李尚义在府上自杀第二天便传遍了整个兴州城。 杜海胜闻声,一脸的惋惜。 他和李尚义交手十余次,对这个夏国名将很是敬佩。 夏国之所以能在魏国后方存在这么多年,李尚义功不可没。 他多次挽救于夏国于水火,却落到如今这个地步,让人不免唏嘘。 碰到李家这几个奇葩皇帝,也是李尚义的不幸。 “秦游,你去收殓奉国公的尸骨,厚葬吧!!” 杜海胜看向身边沉思的秦游说了一声。 秦游微微诧异,也没有拒绝,当即就带着人去李尚义的府邸。 李尚义的府邸空荡荡的,没有一丝的人气。 就算是死了,门口也没有一个人。 正如那句门前冷落鞍马稀,李尚义落到这个地步,竟然一人前来。 推门进入府中。 一股子阴风扑面,院落里的落叶纷飞。 秦游扫了四周一眼,院里杂草丛生,显然已经许久没有人居住了。 一路来到正厅。 李尚义的尸身就躺在大殿中央。 他身着干净的衣服,带着冠,头发打理得一丝不苟,显然是不想落魄地死去。 看着昔日的对手。 秦游没来由的叹了一口气。 李尚义有些手段虽然卑鄙了些,但对于夏国来说,他的做法并没有错。 二人虽然有仇,但在这一刻也烟消云散。 “来人,为奉国公整理仪容仪表,在去买一口上好的棺椁。”秦游面色平静地吩咐。 不多时,李尚义便被放进了黑色的檀木棺椁中。 当天下午便找了个地方下葬。 没有亲朋好吊丧,就像李尚义走的时候是一个人,下葬的时候也是只有他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李尚义虽是夏国的夏国公,家中却早就被搜刮一空。 李尚义下葬,连一个陪葬的物品都没有,简直是悲哀。 李思延却是很开心。 李尚义死了,这比他死爹还要高兴。 夏国就是在李尚义这种佞臣手里没的。 要不是不能随意走动,他都想把李尚义挖出来挫骨扬灰。 这时一个士卒领了两个人走来。 李思延看见来人,当即慌张起来。 杜海胜面色平静地说道:“兴国公,这位是影卫指挥使常绩。” 常绩皮笑肉不笑地打量李思延,笑着拱手道:“兴国公,下官奉大魏陛下的命护送国公南下汴梁。” 李思延看见这个笑容,浑身炸毛,每个细胞都在抗拒。 “我不去,我那里也不去!!” 他惶恐地高呼,就仿佛看见了什么害怕的事情。 杜海胜对常绩拱手道:“本帅还有军务,告辞!!” 看着他离开,李思延的心当即就沉到了谷底。 “我不去,我不去汴梁。” 他惊恐地大声高呼,头摇成了拨浪鼓。 但常绩可由不得他,挺直腰板大声说道:“来人,带走!!” 当即就有影卫从门口进来强行把李思延带走。 半月后就传来李思延落水溺亡的消息。 夏国原来的文武百官无不噤若寒蝉。 此时。 位于夏国西方的宣化府。 逃到这里的李尚存和李从坷父子听闻李思延向魏称臣后就向吐蕃借兵十万直扑兴州。 消停一个月的兴州再次紧张起来。 因为没有准备。 吐蕃大将呼颜鞍带着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时,着实把杜海胜等人都惊到了。 不过兴州城周边的魏军和夏军加起来有四十万之多。 杜海胜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领着四十万人在兴州城外和吐蕃大军张开决战。 仅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吐蕃大军便在魏军猛烈的炮火下支离破碎。 吐蕃大将呼颜鞍带着残兵迅速逃离。 杜海胜顺势领兵追击,沿途收复诸个地方,直到打到了宣化府城头。 呼颜鞍面对气势汹汹的魏军,也没有交战的心思,将李尚存和李从坷父子五花大绑送到杜海胜面前求和。 李尚存和李从坷父子二人也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吐蕃的实力并不弱。 他们求吐蕃出兵时,还以为能将魏国赶出夏国,他们好继续做皇帝。 没想到现实打脸来得这么快。 吐蕃来时十万大军,现在就剩五万多。 二人被呼颜鞍绑到杜海胜面前时,一脸的惶恐。 呼颜鞍对杜海胜说道:“这都是误会,吐蕃无意与大魏对抗,我回去后定向我们大汗如实禀报,遣使入大魏向天朝皇帝道歉。” 他说的话杜海胜并听不懂,但呼颜鞍带了翻译。 经过翻译解释后,杜海胜当即轻哼道:“你们尽快撤出魏国,不然就视为在向魏国宣战。” 呼颜鞍听见翻译的话后,急忙拱手答应。 当天就带着大军灰溜溜的逃回吐蕃。 杜海胜的目光落在李尚存和李从坷父子二人身上。 二人头发凌乱,衣冠不整,哪里有一点夏国皇帝的仪态。 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即就摆手道:“立即通知影卫指挥使,让他把他们带回汴梁。”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