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幸心理:假如我服兵役,可能只有一半的几率会上前线作战,因为也有可能会留在后方;即使上了前线,我作战的可能性同样也只有一半,因为说不定我会成为某长官的左右手而留在安全地区;万一我不幸必须扛起枪,受伤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即使不幸挂彩,如只有轻伤也不致受到死神的召唤,因此,我实在没有担忧的理由;如果是重伤,或许在医生的帮助下也有可能逃离地狱的鬼门关;就算真的运气不好,如果我不幸为国捐躯,亲人和朋友也将替我感到骄傲,我的父母不但会受颁一枚最高勋章,还可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抚恤金和保险金,邻居小孩子们会以我为英雄,把我当成偶像来崇拜。而我,一位伟大的战士也进入天堂,来到慈祥的天父身边,说不定还会见到万人敬仰的华盛顿将军。”

听完这段演讲,本来极力抗拒上战场的青年们纷纷表示愿意赌一赌,他们或者是想当英雄,或者是有人家境不好,万一出事可领巨额抚恤金。

就这样,心理学家的一席话,攻下了青年们的心理弱点,让他们成功地被说服。

实际上,这位心理学家只是发挥他善于操纵别人情感的特长而已。如同催眠师一般,他先瓦解对方坚固的防御心理,进而掌握他们潜意识下的心理需求,然后将他们一步步引入预先布下的网路中,最后巧妙地操纵对方情感,使其轻易就范。

如果你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特别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观点,试图使自己彻底击溃对方而占得上风,那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顽固对抗,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这时你应该先顺应对方的意思,肯定对方的想法,再有意无意地以伪装过的说法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才不会让对方发现你的意图。

一位非常知名的律师替人辩护,由于这宗命案牵涉到许多高层人物,因此还没有正式审理就显得错综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真替无辜的被害人讨回公道,说不定自己马上会遭到不测,如俗话所说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因此他也是伤透脑筋,但是他想出了一个自保的策略。

开庭前,这位律师当着新闻记者和旁听席上的观众说了几句话:

“如果今天我走出法庭后神秘失踪或被谋杀,请各位从我今天的辩护内容去找出线索。如果我将来受到莫名的陷害或罪名,一定是有人怀恨在心而伺机报复。”

结果,这段暗示性的宣言上了报纸头条,任凭对方多有权有势,也不敢动这位律师的一根汗毛。

这位律师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语言技巧,扭转了以后可能对他不利的局面,他同样操纵了对方既想报复又不想被人怀疑的心理,预先将对方的企图当众揭穿,自然也就保障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阿凡提的“锅子生孩子理论”

阿凡提是维吾尔民族传说中的神奇人物,他以风趣和机智著称。他经常运用诱导的语言技巧,替平民百姓伸冤出气,惩治那些贪心的巴依(巴依相当于古代汉民族中的财主),让他们顾此失彼,吃尽苦头。至今还有不少维吾尔人把阿凡提当做他们的救世主。

据说有一天,阿凡提到一位以吝啬贪婪闻名的巴依家去借锅子,那巴依当然不肯,最后是把阿凡提的小毛驴留下做抵押,才让他拎锅子出门。

第二天,阿凡提准时来还锅子,并且还带着一只小锅,巴依好奇地问:“阿凡提,你带这个小锅子来干嘛?”

阿凡提故作神秘地说:“老爷,你昨天借给我的锅是一只怀了孕的锅,今天早上我到你这儿来的时候,它刚好生了一只小锅,所以我一并带来还给你啦!”

巴依当然不信锅子会生孩子,他还以为阿凡提是个蠢货,为了得到这只小锅,他装模作样地说:“是啊!是啊!我昨天借给你锅子时,它正怀着孕呢!”然后让阿凡提牵走了小毛驴,并假装慷慨地说:“阿凡提,今后不管你要借什么东西,都尽管来借好了。”

从此以后,阿凡提每借一次东西,都会依样还给巴依一件小东西,巴依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却不停地嘲笑阿凡提。

过了半个月,阿凡提愁眉苦脸地对巴依说:

“巴依老爷,我的母亲生病了,我想借你那口祖传的金锅去给母亲煎药。”

巴依一想到过几天就有两只金锅到手,便不顾一切,急忙把金锅借给阿凡提。

谁知这次阿凡提过了很久都没来还锅子,巴依等得不耐烦,决定亲自上门去讨回来。正准备出门,阿凡提急匆匆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巴依老爷,不好啦!你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