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学堂招生 (第1/2页)

宋宁几人回去的路上慢了一些,一直到三月中旬才回到天祥县。

天祥县的人早就得了消息,一大早便等在城门口。

回到天祥县的时候,就剩下宋宁和郑高义,在城门口被人们围的寸步难行。

尤其是宋宁,众人那真是就像见到自己亲闺女一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什么可算是把她盼回来了,就连宋大海和柳月兰这亲爹亲娘都挤不进去。

郑高义被挤出了人群,无奈摇头,正准备带着石头回去,一转身,便看到不远处一个身穿普通百姓衣服,但是背影极其熟悉的妇人。

微微一愣,而后便是大喜。

郑高义立马激动起来,她回来了,是她回来了

穿过拥挤的人群,眼睛死死盯着对面的那道身影,生怕一眨眼人就不见了。

可是街上的人太多,不管她他怎么挤,就是挤不过去。

好不容易到了对面,那人早就不见了。

见郑高义着急的四处找,石头问:“大人,您在找什么,小的帮你一起找。”

闻言,郑高义冷静下来,整个人没了方才的生机。

“没什么,是我看错了。”

那个人早就死了,又怎会出现在这里

与此同时,宋家一家人还有云娘、小翠几人并排走着,正要回家。

柳月兰在街上就忍不住道:“二丫,你受苦了,你看看都瘦了。”

宋宁安慰:“娘,我没受什么苦。”

她确实没怎么受苦,本以为路上不好走会受些苦,但是路上有了意外之喜,都走的大路,也没遭什么罪。

吃的方面更是没委屈自己,每天吃的比在家里还多,就是天气不好,稍微有点冷。

话虽这么说,但是大家都知道,宋宁这一趟肯定是遭了罪,从天祥县到岳州,那可不是一日两日就能去的,且还不说前方那么多敌军。

小翠更是哭得比柳月兰都大声,扑在宋宁怀里嚎啕大哭,眼泪鼻涕蹭了宋宁一身。

要是平时,宋宁早就将人扒拉到一边去了,知道她担心,今日便也由着她去了。

但是仅此一次。

云娘倒是没有像小翠这般激动,但是眼眶也红红的,看着宋宁就是不愿意移开眼睛。

“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家里可好?”

“好,都好,你放心,那些敌军没有再来,咱们县里也没啥损失。”

宋宁走的时候正月刚过完,现在回来已经是该种地的时候了。

肥皂作坊和制衣作坊,因为宋宁不在,到现在都没有开工,还有卤味生意,因为不太平,酒楼那边就停了。

至于祥云楼,年前放假之后,更是一直都没开过门,就是李兴旺和小翠有时候会去打扫打扫。

宋宁这一回来,众人也都忙活了起来。

到了春耕的时候,宋宁回来当日就放出话来,天祥县的地不少,除了种够自家吃的粮食,剩下的都种棉花。

宋家人本来想让宋宁多休息几日,但是荒废了这么多日,宋宁哪能坐得住?

第二天,在宋宁的动员下,各家各户就开始刨地松土。

铺子也开了起来,地里也有了人,外面进货的人也都来催过了,肥皂作坊和制衣作坊都开了工。

还有永宁县的玉娘子那里,宋宁也给去了信。

除了这些,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天祥县的学堂该招生了。

郑高义回来之后也没有耽搁,赶紧将这件事情提上日程,在回来的第三日,便将告示贴了出来。

整个天祥县,三岁以上的孩子,都能来报名。

学堂分了三个班,小班、中班和大班。

考虑到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上过学,学堂现如今还都不完善,这三个班暂时都教一样的内容,而且没有年龄上限。

只要愿意识字,就是七老八十的老爷子老太太都能来。

三岁到四岁的孩子分到小班,五岁到六岁的在中班,六岁往上的就是大班。

至于学堂里的先生,除了小翠的祖父于先生之外,县令大人又请了三个先生回来。

当年都是秀才,但是一直没有再考上去,便开始做教书先生,也都是有经验的教书先生。

学堂的设施还算齐全,当初也是按照宋宁的要求建起来的。

学堂里面包含了公共饭堂,早中晚都能供孩子们和夫子吃饭,每个月只要交一定量的钱,就可以在饭堂随便吃,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