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页)

李花儿噗嗤一笑:“你还真是会做生意。孙四伯在外跑商,应该带着你才对,这样子天南地北的肉,可就都能吃到了。”

李花儿这句话,实在是对孙三贤三句话离不开一个“肉”的玩笑,哪知孙三贤听完之后,却撅起了嘴,嘟囔道:“我也想和四叔去,可我娘不让。”

说着,从来都是情绪外向的孙三贤,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娘说,我再走了,她就真没指望了。”

李花儿默然不语。

在这个问题上,她很能理解孟氏。

李家之所以会如此遭殃,也是因着家中独子李大去服了兵役,留了一屋子老弱妇孺在家。

如果这一屋子老弱妇孺是能立起来的也好,偏偏除了个李婆子之外,一个比一个脾气软和,才会在遇事的时候,走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

以前每每想到这个事情,都让李花儿慨叹,也让李花儿很疑惑。

她总记得,家中独丁是不需要去出兵役的……李大恰好就是独丁,又怎么会被征了兵役?

至于孟氏,也和他们家的情况差不多,都是顶梁柱被抽了丁。

不过,虽然一样,却也不很很一样。

李大是独子,孙二伯不是,而且孙家比较团结,又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总有照应。

但到底是走了丈夫,所以孟氏怎么可能让唯一的一个孩子再离了自己的眼前。

孙三贤感慨完自己完了,见李花儿眼神怔怔的,忽然就想起了她家里的事情,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奶奶可是叮嘱过,不许他在李家两个“苦命的姐妹”——孙奶奶语——面前提丁役和李大的事情。

尤其是李花儿昨儿好了之后,娘和奶奶还说了好久悄悄话,说的时候,还不停要打量他。

今早的时候,奶奶又叮嘱了他一次,让他好好待李花儿。

真是奇怪,傻子好了就好了,为什么自家人那么紧张?

只不过,孙三贤虽然淘气,却也算个孝顺的孩子,奶奶如此叮嘱了自己,那就听着好了。

所以,如今看李花儿这样的表情,孙三贤忙岔开话题笑道:“好花儿,你到时候打了猎回来,一定要给我肉吃。”

李花儿将心思从李家往事身上收回来,笑道:“再说吧,还不一定能成呢。”

这时候,李果儿已经自厨房出了来,笑道:“姐姐,做好了。”

没等李果儿将那“了”字说完,孙三贤已经冲进了院子,道:“给我给我。”

李花儿和李果儿,相对无语一笑。

笑够了,李花儿道:“你们先吃吧,我用一下灶火,把竹子烤了。”

第十六章 送衣

等到李花儿将竹子烤到自己想要的状态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孙三贤早就被孟氏叫回家去了,但因为吃得一嘴油,被孟氏问出了真相,追着他满院子地跑。

李花儿听得真切,却只是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她很享受自己专注地做事情的感受。

李果儿本来想叫李花儿吃饭的,可是看着她专心致志的侧影,不知怎的,就不敢说话了。

非但如此,李果儿海觉得,这样子的姐姐,熟悉而且陌生。

以前,姐姐很少这么认真地做一件细致的事情,但是父亲会。

其实,李大这个人,在李果儿的脑海中已经有些模糊了。毕竟李大被征了劳役的时候,李果儿才四岁。

但是就是李果儿的那点子关于亲爹的模糊记忆,都是不善言辞的父亲,从田间回来之后,坐在院子里,用着那些工具,给村中的人做着木工活。

那时候,娘亲张氏也很少说话,就是坐在父亲身边,柔柔地笑着,趁着爹爹停下的时候,为李大擦擦汗或者递一杯水。

那时候,金宝还没出生,姐姐带着她,坐在地席上,听奶奶说着好玩的掌故,爷爷也坐在旁边,跟着笑。

这是李果儿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而今天,看着李花儿的样子,被勾起回忆的李果儿,心中带着小小的感慨。

直到看见李花儿停下手,晃了晃肩膀,李果儿才开口道:“姐姐歇歇吧,你瞧这一身的汗。”

李花儿将那竹子放下,揉了揉肩膀。

被这样热的灶火烤了许久,她身上的汗早就打湿了衣服,额发也贴在了脸上,有些难受。

不过李花儿心中却觉得很高兴,因为她总觉得,自己在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