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人间(四) (第1/2页)

好书推荐: 重生济颠也修仙

古烨和尤安此次来京都,是参加四年一次的科考的,这次古烨是带着必定考中的信念而来。几年前的古烨在南方的一个小镇上生活,因为自己无意的参加了两场考试,便中了举人,但当时的古烨对做官没有兴趣,他想自己能做个教书先生便满足了。 而古烨是个满腹经纶,既会写文章又会作诗作画的文人,于是他被身边的友人劝说,建议他来京都科考,甚至有些志同道合的文人主动赞助路费。甚至是古烨的老师也来劝说古烨,老师对古烨说,你的文章写的大气磅礴很有深意,如果你能考中也是为师的荣耀。 当时的古烨没有想过来京都科考,但是他抵不住身边所有人的劝说,于是古烨想索性自己试一试,如若考中也不是件坏事,但可惜的是那次科考古烨名落孙山,而没有想到的是,古烨因缘巧合的把尤安娶了回去。 而当古烨决定再次参加科考后,他便挑灯夜读奋笔疾书,古烨想这一次自己一定要考中。而尤安选择默默的支持古烨,尤安几乎把所有的家事都揽了过来,她相信凭借古烨的才干,他定会有番作为。 一年前南方闹蝗灾,百里良田颗粒无收,朝廷开始发放赈灾粮。朝廷的赈灾粮是一波波的发,同时全国各地的富人们也是捐款捐物,但真正发到灾民手里的粮食少之又少。农民生活在水深活热之中,但一个个贪官却吃的膀大腰圆,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 尤安他们有个邻居姓赵,赵家大婶性格爽朗,家务料理的井井有条,赵大哥勤劳肯干,也十分顾家,但这次蝗灾让赵家颗粒无收。 尤安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银两接济周边的邻居,但尤安的那点银两也是杯水车薪,没能坚持多久。渐渐的大家的粮食越来越少,从稀粥到清汤寡水,最后连山林里的野菜都挖空了,大家焦虑着这个冬天怎么熬过去。 而就在这缺食少衣的冬天,赵家小儿生病了,当今是荒年连饭都没的吃,哪里找钱看大夫抓药呢?赵大哥找了几个偏方试了试,但孩子终是没有好转的迹象。 实在没有办法的赵大哥,集结了一些民众,要去衙门抗议,讨要属于自己的赈灾粮款。但当今的衙门哪里是讲理的地方,他们一个个中饱私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把自己养的肥壮肥壮的,而民众们则是长期遭受着饥饿,个个面黄肌瘦的,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衙役们抡起屠刀疯狂的向请愿的民众砍去,而冲到前头的赵大哥,被狠狠的砍了十几刀,当赵大哥被抬回赵家的时候,已经没了气息。赵大哥的身体是一片血肉模糊,甚至都能看到血肉下隐露的白骨,尤安不敢看她紧紧的躲在古烨的怀里。 赵家大婶受不住打击,晕了过去,但没休息几个时辰,赵家大婶便撑起身体,一边流泪一边照顾生病的孩子。但不幸的是,孩子因为无钱医治没多久也断了气,无依无靠心中早已没有指望的赵家大婶也上吊自杀了。 整个赵家的去世给了古烨和尤安很大的打击,尤安不曾想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这般的艰难,他们没有任何的保障,即便是勤勤恳恳的生活,但一场天灾或者一场大病,就可以把他们的生命轻易的夺走。 尤安没有看到过这世间的黑暗,这里的百姓不止赵大哥一家死于灾难,成百上千的百姓因为贪官污吏,死于非难的比比皆是。这些官员本应该是为百姓造福的,但却成了杀害百姓的凶手。 当年尤安初来到这座南方小城时,什么都不会,她便经常跑到赵家大婶那里学艺。赵大婶是个热心的人,不管是多小的杂事,赵大婶都耐心的教导尤安,这让她们渐渐的产生了友情。邻里之间都是互相帮助的,赵家大婶经常这样说,但赵家大婶却很少麻烦古烨和尤安他们。 曾经尤安经常会看到赵家大婶,把宝宝的坐车拴在树上,自己在骄阳下辛勤的劳作,而这时尤安会主动过去帮忙照顾宝宝。尤安记得赵家大娘的宝宝也就刚满两岁,孩子长的白白胖胖的,一幅笑呵呵的样子很是可爱,但可悲的是一场病宝宝就没了。 赵大哥的任劳任怨勤恳善良,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民是靠着官生存的,遇到一个好的地方官,那即便遇到灾荒也能勒紧裤腰带保住性命,但如果遇到一个贪官,任何一件小事都能要了百姓的性命。 古烨看着街道上挂着数不清的白布,心中也是悲凉不已,甚至很多百姓都买不起棺材,就裹着一个破草席,被丢在乱葬岗里。整夜整夜他们听到的是,妇人的悲泣和孩童饿的哇哇哭声。 尤安觉得古烨一身才华,应该为这些善良的百姓做点什么。尤安对古烨说,相公你去科考吧,你有才干,应该为这一方百姓做点什么,他们活的太苦了。 古烨觉得尤安说的对,既然上天让他拥有了一身的才华,他就应该为这天下做点什么,而不是只图自己过清净安乐的日子。在这一次的灾难里,古烨深深的了解到百姓的疾苦,古烨想就算自己的力量薄弱,但只要自己凭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