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点了点头。李建觉得自己请齐翠萍来的钱没白花,

“嗯,你就得留意一下了,现在没有业务部,我准备去一趟锡无,你就委屈一下吧,另外能不能跟春长市的光机所联系一下,他们十年前停止研究的tn2lcd项目是否还要恢复研究,我们可以把从日本引进的这套专利技术跟他们分享,不过tn2lcd已经快被淘汰,我们应该直接上马stnlcd。”

齐翠萍点了点头,要去锡无的事情李建提前已经跟她透露过,在强华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这是不被快速发展的ic产业抛下最好的方法。

“只是锡无生产ic是为了为国内的彩电行业发展服务,对于内存行业他们不一定会感兴趣,巴统对国内的禁运还没有解除,我们想引进相应的生产技术也不行,就是不知道国内有没有那家企业敢跟我们合作。”

李建叹了一口气,似乎对于锡无之行并不抱多大希望,至于光机所,那边的希望应该很大,毕竟不需要光机所出什么钱跟技术,只要他们出人就好。

“内存?这是什么东西?”

齐翠萍问道,现在李建嘴里的新鲜东西太多,她已经提高了太多的免疫力,就算李建说什么外星飞船变形金刚她都能够坦然接受然后等着李建解释。

“就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存储数据的芯片,彩色电视机里面也用,锡无的247厂今年造出了我们国家第一片8k的存储芯片,国外现在造的已经是2m、4m的存储芯片了,当然两者作用不同,8k用在电视机上也已经够了,用在我们的寻呼机上其实也够,就是造价太贵,我们消费不起。”

李建说完才想起来,即便齐翠萍是留学归来的海龟,可是在私人电脑还没有普及的今天,一个学经济的文科生对于内存还真不太了解。

锡无的247厂,李建想起了这家在新世纪就倒闭的工厂,当时已经改名叫做晶华集团,与他同时引进日本芝东公司内存生产技术的韩国星三公司,在后世已经发展成半导体行业的巨无霸,在内存条市场上更是占据了小半江山,而且有自己的cpu、gpu生产线,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也是行业的中坚。

反之,我国的247厂,早已经在市场的浪潮之中烟消云散,国家大力的扶持到最后都打了水漂。

李建翻看到有关247厂的一些资料,上面写的不一定准确,却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当年247厂引进生产线时,预算报告跟相关配套设施在上报审批的时候,都故意少报了一部分,为的就是能够审批过关。

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很流行的方式,审批难,就降低要求,反正审批通过之后,已经是国家的事情,国家不能看着前期的投入白白打了水漂,后续的投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一般都会继续投入。

而247厂没那么好的命,后续投入没有审批下来,前期的预算已经消耗殆尽,而既然引进了项目,必然要看到成果。

于是247厂没办法的情况下,就从芝东购买内存颗粒,来到国内封装,成为所谓的独立制造的内存。

这大概是国内ic代工产业的先期模型吧。(未完待续。。)

第一二一章 出发(第十三更,求订阅)

ps: 醉马目前已经更了十三更,晚上还有,大大们手头如果有用不到的月票推荐之类的,是不是也随便赏个一两张,其实醉马最想说的是,求你们订阅支持。

“寻呼机能用得上?一定是高科技的东西,有高端用户,而且还可以跟无绳电话一样销往欧美,我们为什么不用?”

看到有利可图;齐翠萍的眼睛都有点发光,马哲里面不是说过么,足够的利益可以让人疯狂,齐翠萍只是眼睛发光而已。

“先跟247厂联系联系吧,如果能合作,就等于用自己的产品,降低一些成本再说,反正增加个功能很容易实现,现在247厂过得也挺难,条件不要太苛刻,要不然这些国企的大老爷们才不管别人死活。”

李建从办公室的窗户里看到何超穿着工作服从一车间门口出来,走向二车间,又加了一句,

“何超也给他一点点强华实验的股权吧,百分之零点一就行,你找他们谈一谈,我整理一下要跟锡无和光机所谈判的资料。”

齐翠萍点头离开,李建送人的都是他自己的私人财产,她没必要插言。

除了管理层持股之外,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方法还有员工持股,不过管理层持股的效果还没有体现出来,没必要推行的这么早。

跟春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