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一路上,韩大力一声不吭地想着心事,谭景天不住嘴的吃着零食,而乔复盛和汪旱,却是一路长吁短叹,直到他们到了程教授的家里,才闭上了嘴巴,努力装出一副镇定的模样,就怕程教授看出不对劲来。

不过,他们的一番努力显然是白费了,程教授只是瞥了一眼计小天摊开的画卷,就失笑道:“小伙子,画这画的随便署个名字还好些,他怎么就想到要冒充王冕呢?这《墨梅图》实在是太有名了,而且我前几天才在上海博物馆见到这画,这个是赝品无疑了。”

听到这话,乔复盛和汪旱两颗心齐齐沉到了最底下,脸色也顿时垮了下来,可计小天却依旧笑眯眯地说:“程教授,我也直到这是赝品,不过您再仔细看看。”

“噢?难道这里还有什么名堂?”程教授倒是起了些好奇之心,挑明了是赝品还敢让他仔细鉴定,这年轻人如果不是精神失常,恐怕这画真有不寻常之处。

戴上眼镜,凑到灯光下,程教授仔细地看着画卷,点头道:“嗯,确实不错,仿画的是个高手,不光是表面文章,也确实具备了王冕的独特神韵,嗯,确实不错,小伙子,你这画要是肯卖的话,我收了,你开价好了。”

计小天却是微笑不语,示意程教授继续看下去。

“唔,这画师水平不错,但做赝品的功力却是不足啊。”程教授摇着头道:“小伙子,你看看这画纸,元代的绢纸比较的粗,而这纸的确也算粗的,但看它的纹理质地,应该是明代流行使用的,你再看这印章,和王冕的真品也有差异,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比划略粗一些,颜色则要淡一些,还有,你看这题跋……”

程教授果然是学识渊博,就着计小天这画的诗堂、画杆、包首、让局等各处细节,提出的疑点竟然有二十多处,直让乔复盛和汪旱听得面无人色,心中直是埋怨计小天不该来找这种真正的专家。

计小天微笑道:“程老,您不用看这些细节了,这画是赝品,是毫无疑问的,不过,您看看这画本身吧,看它画得如何,又是谁的画风?”

被计小天这么一提醒,程教授再看了两眼,顿时,他的视线离不开画卷了。原本,他瞥了一眼,就觉得这画画得不错,但现在仔细观看之下才发现,这画,何止是不错?

“好画,好画!”程教授不住口地称赞道:“虽然比起王冕的原画还略有不如,不过依我看,这画师的功力未必在王冕之下,而且他是有意去模仿王冕的风格,多少会影响到一些本身的水准,好厉害,真是好厉害啊,想不到还有这么厉害的造假师傅,奇怪了,以他的功力,即使不依靠什么名人,自立门户,也不难卖出高价呀。”

“呵呵,程教授,这模仿者可未必是无名之辈啊,您说这是谁在模仿呢?”计小天说完,又提醒了一句:“您想想这画该是什么时期的,这个时期有哪些名家,您再看看这画的画风,究竟象是谁的?”

程教授眯起眼睛,盯着画猛看了一会儿,再闭目沉思了片刻,突然睁开眼睛,惊道:“难道是唐伯虎?”

第七十九章 发达啦

果然是唐寅,果然是唐寅!”心中起了这个念头,程是确定,拍着脑袋道:“唉,老了啊,今天真是差点走眼,看这画风,构图简洁清朗,用笔多为细劲中锋,犹如游丝描,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具有刚柔相济之美,的确有很重的唐寅的痕迹啊……”

“唉,真是老了啊!”程教授叹道:“年轻时,我的老师分明和我说过这段典故的,说当年四大才子有次闹着玩,比拼模仿前代画师名作,唐寅模仿王冕的《墨梅图》是第一个被认出来的,让四大才子之首丢尽了脸面。我刚才竟然没能想到这出,看来不服老是不行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啊!”说着,程教授深深地看了计小天两眼。

“呵呵,程教授,您毕竟还是这行的权威,我想麻烦您写个鉴定书,您看可以吗?”计小天问道。

略略沉吟了一下,程教授点头道:“行,我就写一份吧。”

等程教授写完,乔复盛迫不及待地问道:“程教授,依您看,这幅画能值多少钱呢?”

“这个,我也说不出个准确的数字,我的专长是鉴定真伪,而不是市场定价。”程教授摇了摇头,又道:“不过,这价格还是可以参考的。唐寅的画自然是极有收藏价值的,但他流传下来的真迹颇多,其中大部分是流落在了国外。据我所知,1989年6月1日。纽约举行了一次‘中国重要古画拍卖’,排为第一号的就是唐伯虎地一幅《山静日长图》,当时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