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章 路引 (第1/2页)

肖老娘还是不放心小儿媳,干脆让肖老二也跟着一起去:“老二会挑肉,别忘了多买些豆腐回来。” 等他们夫妻走后,肖老头对老伴开口:“给老大五两银子,让他去买些药带上。” 这是正经事,肖老娘就算是再不舍,也没反驳,把还没捂热的银子还给儿子一锭:“顺便让大夫帮你打个脉,看看好全了没?” 肖老大一口回绝:“我不能出去,谁知道那些人什么时候来找我呢?” 主要是才出去跑了一圈回来,精神紧张过度,他现在也不想动:“让大郎他们去。” “大郎他们和林家姐妹去街上了,说是陪她们去綉铺看看收不收花样子。”肖老婆子有点不满嘀咕:“也就你们好心,咱们自己都快青黄不接了,还养别人家的姑娘。” 肖老大才不怕亲娘的唠叨,理直气壮:“万一没地方落脚,那送她们回去,也能有个落脚地。” 哪怕他心里想的是,明州那地界不安稳,海盗横行,打死我也不会去。 又凑到亲娘身边,笑的很猥琐:“大侄子年纪也不小了,咱们家现在连聘礼也拿不出来,要是她们无家可归,那你白得一个孙媳妇还不好嘛?” 肖老娘瞪大眼睛看了他一眼:“这,这…” 心里还真开始盘算起来,虽然嫌弃她们干活不利索,等于是吃闲饭的。 但是人家以前可是官老爷家的千金小姐呢,还会写字画画。 就是怕孙媳妇太能干,又看不起他们这些土地里刨食的。 这让她一时之间也左右为难。 肖老大趁着亲娘没工夫管自己,悄悄的溜了。 他承认自己不够孝顺,听亲娘唠叨就不耐烦,但是听自己媳妇说话,他就满心欢喜。 吃饺子对肖家人来说,那算是很丰盛的食物了。 和面,剁肉,包饺子,忙活了一个多时辰,大家都吃上了美味的饺子。 当然他们的饺子不可能是纯肉馅的,加了五斤多豆腐,要不然怎么够他们吃? 就在他们吃的头也不抬的时候,外面响起来了敲门声。 肖老爷子和老婆子稳坐钓鱼台。 肖老大肯定是舍不得使唤自己女儿们的,立马道:“大郎去开门。” 随即又想起可能是衙门的来了,把碗一放:“我和你一起去。” 果然不出他所料,来的还真是差役来传话:“我们头儿让我来和你们说,明儿早上辰时末,你们去衙门办户籍。” 肖老大看他要走,赶忙热情的邀请:“辛苦大人了,正好今儿包了饺子,您来吃几碗?” 他还真没料到,这次衙门里办事的速度会这么快。 既然办好了要紧事,他更想趁机打探一些消息。 柳氏见他带来人进来,赶紧和女儿们都避到房间里去。 倒不是守着礼仪,而是深怕露馅。 但是落在差役眼里,就觉得他们以前肯定是大户人家。 要是普通百姓,舍不得包院子,更舍不得吃白面的饺子,也不会有外男进来,女眷就避开这些规矩。 他就觉得头儿是想多了,还让自己多留意。 肖老大又给他倒了酒,左一句大人辛苦,又一句大人差事好,给差役戴上一顶又一顶的高帽子。 差役多喝了几杯后,几乎是有问必答。 等他酒足饭饱后,肖老大指使着老二父子送他回去。 肖老爷子担忧的问:“明儿咱们会不会有危险?” “爹你想多了,”肖老大心里有底了,松了口气:“要是他们真的怀疑咱们,早就派兵把咱们围了。” 又兴冲冲的起身:“你们尽管放心去睡,我得去问问她们想起什么名儿。” 等他回了房,肖筱听到自家爹的话后,好奇的问:“先前在常山镇,都是实名登记的嘛?” 一开始她们还去凑了热闹,但是等吴家凑银子后,她们也没有再过去了。 现在说起来,她也很好奇那边是怎么登记的。 肖老大回想了一下:“路引上就写了吴掌柜的名字,我看那文书也狗眼看人低,就写了肖家十二口人。” 而林家姐妹的户籍,本来就在名州府,就没有添在路引上。 现在他们舍弃了原来的户籍,那当然要改名字。 他皱眉:“我看你祖父像是不太愿改姓啊?” 肖筱心里腹议:怕是你自己也不愿改吧? 巧的是,她也不愿意改名换姓。 肖筱这名儿她都用了两辈子了。 但是那样就危险了,太好查了。 她就笑着劝:“这只是权宜之计,肖和萧同音,咱们现在改成萧,等到了地方,花点银子再改成肖就行。” “就说这边的差役写错了,咱们当时不知道。” “像我,改成萧筱,这样你们就可以继续喊我肖筱啊?” “而且咱们原先的户籍可都在啊,到时候就用原来的户籍,那边登记的也肯定会以为是这边路引学错了。” 这就是通讯不便的好处了,只要找对人,花点银子,不难圆谎。 肖老大听后也觉得这样是最安全了,笑着夸:“还是小三儿更机灵!” 他又起身去和爹娘说这好消息。 等到第二天早上,肖老爷子和两个儿子还有大点的两个孙子去衙门,让女眷开始收拾东西,等他们回来就赶路。 这里离常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