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准备做毛衣 (第1/2页)

议政殿中。 司光贤从司嫱的府邸回来之后就出现在了这里:“父皇,儿臣觉得,各国使臣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他们好好做生意,现在我们最需要时间” “虽然这段时间其它国家的实力也会得到提升,但是和我们比起来,还是差得远” “只需要给大魏工坊一些时间,到时候,大魏的士兵都能不穿上魏刀和御甲,那时,就算其它国家联手,大魏也丝毫不惧” ....... 司廷看着眼前自信满满的司光贤,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到时候这些事情就你带着礼部负责”司廷低声说道。 胜天关。 当大陈和匈奴在北明关战败的消息传过来之后,庄战就带着大周的将士直接离开了。 在庄战离开的第二天。 寒烟阁派来的泥瓦匠就带着足够的水泥出现在了胜天关。 除了水泥之外,还有钢筋,胜天关的情况和北明关的情况不同,胜天关的城墙并不着急,所以可以慢慢的修建。 加入钢筋之后,胜天关的城墙也会更加的稳固。 大周想要攻打胜天关,估计要想另外的办法了。 强攻的话,估计只有惨败而归。 胜天关外,此时霍无敌正指挥着将士挖新的城墙的地基,还有人负责去搬运石头。 因为好奇,所以霍无敌一直很好奇,北明关外的城墙是怎么修建起来的。 直到过了几天之后,霍无敌看着体验前坚固的水泥城墙,眼中满是震惊和欣喜之色。 有了这个城墙,大魏胜天关将会是中原第一雄关。 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 因为不用赶工期,所以建造的速度也慢一点,每一个位置都争取到最好。 这一日,胜天关外来了一辆又一辆的马车。、 马车上都是大周的世家贵族。 他们来此的目的显而易见,如今战争停止了,他们也想通过大魏工坊的货物来收获一波金银。 霍无敌也没有难为他们,简单的检查之后,就放行了。 每一辆马车后面都带着一车又一车金银。 这些钱都是用来进购大魏工坊的货物的。 还有一份是送给大魏太后的寿礼。 既然知道了大魏太后要办寿礼,他们肯定要表示表示,更何况现在他们还有求于大魏。 对于这些人,霍无敌甚至大魏都是很欢迎的,能让大魏赚钱是其次,这些人富裕之后,可以牵制大周的朝廷。 大魏的世家在其它国家也是很受欢迎的。 因为他们可以给大魏朝廷添堵。 每个人都讨厌叛徒,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利用叛徒。 北明关外,大陈的世家和朝廷的使者也都带着礼物和现银进入了北明关。 虽然两国刚停战,但是无论是大陈的朝廷还是大陈的世家,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获得大魏商行的货物。 当这些人离去不久,和大魏隔着一个大陈的大韩也派人赶了过来。 一时间,中原几乎所有的国家的人都聚集到了大魏的身上。 在这些人离去之后,霍均也收了皇帝的圣旨,是跟着大魏工坊的船来的,所以才会那么快。 若是走陆路,估计还要十天左右才能抵达,而且算快的了。 收到圣旨之后,霍均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关胜之后便和大魏工坊的人开始返回大魏京城。 离京数月,霍均的脸上再次褪去了部分青涩,整个人显得更加成熟了。 大魏京城,公主府。 司嫱已经收到了阮明华的信息,辛吉木送来的牛羊和羊毛都已经到了大魏工坊。 抓绒:每年五六月份,牧民们开始为山羊抓绒。冬天过去,天气回暖,羊绒开始自然脱落,如果山羊头部的绒毛开始脱落,就可以确定这只羊到梳绒的时候了。 想要制作羊毛衫,需要经过复杂的步骤: 第一步收绒,每年五六月份也是羊绒商家们收购羊绒的时节,现在辛吉木送来的就是五六月份的羊毛,有没有更早的司嫱不知道,但是想来应该没有。 匈奴是游牧民族,羊毛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作用,都是累赘,所以应该不会带着走。 之后就是选绒,从收集到的原绒中选出掺杂其中的草、山羊粪便、小石子等杂物,将这些东西弄出来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三步洗绒 洗绒就是水洗工序,洗去羊绒中的杂质、气味,并进行消毒。 梳绒:毛绒分梳,将羊绒与掺杂其中的羊毛分离开来,保证羊绒的纯度。 配色:寻找需要染的颜色的最佳染料配方,对羊绒进行染色打样。 染色:将染料按配比调制,对羊绒进行染色。羊绒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湿性,染色后不掉色,色彩饱和度高。 纺线:将染好色的羊绒加工成羊绒纱线。 编织:根据需要,按一定的程序将纱线编织成一定形状的羊绒片面。 缝制:对编织好的羊绒片面进行缝合。 缝线:在原则上必须与羊绒衫原料、颜色和纱线密度相同,平缝、包缝等的底线不可有过高的捻度,要柔软、有弹性、光滑和有足够的强力。 缩绒:缩绒过程中对缩绒程度须作中途检查,对比绒面标样以防缩绒过度。 择毛:择出附着在羊绒衫上的一些杂毛和异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