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平衡之术 (第1/2页)

“嗯,这个朕也听说了。那诸位可还有疑议?” “陛下,老臣举荐一人,他便是原镇西将军的堂弟陈仕奇,他才华出众,是个可造之材,还请陛下恩准!”陆达进一步说道。 原来,陈仕奇从广德城逃出来后,便一路赶往汴梁,为了不被朝廷问罪,花了五十万两银子,几经周折,最后才得以见到右相陆达。 又送出去了五十多万两银子,最终陆达才答应尽量为其脱罪。 但现在,陆达又有了新的心思,他要在广德郡安插自己的棋子,不仅要随时监视广德郡的一举一动,更是为了恶心李不凡。 因此,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遗余力地举荐陈仕奇继续为官。 而陈仕奇想更进一步,更会牢牢抓住陆达这棵大树,唯命是从! “陈仕奇?朕怎么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苏定国问道。 “禀陛下,这陈仕奇就是前段时间,广德郡郡守、上将军李不凡同时上奏,请求陛下革职查办的原广德城城主。” “他们上奏说陈仕奇贪生怕死,弃百姓于不顾,临阵脱逃,有负圣恩,不配为官,为维护朝纲,恳请陛下革职查办。”上官婉儿抓住陆达的把柄,狠狠地批道。 “是啊,一个临阵脱逃之人,如何能再为官?有辱官家威严啊!”众朝臣议论纷纷。 “陛下,微臣恳请陛下,将陈仕奇革职查办,以振朝纲!”御史大夫沙进忠出列禀报道。 “启禀陛下,那陈仕奇是受老臣之命,急时赶回汴梁,向陛下禀报广德城有关情况来的,并不是弃百姓于不顾,临阵脱逃啊,还望陛下明察!” “哦,还有这事?可朕记得从未召见过他啊?” “那时,前方战事紧张,且国内灾害不断,陛下无暇顾及,因此一直未得召见。” “尽有这事?左相,你怎么看?”苏定国看了看老神在在,满不在乎的董仲谋一眼,问道。 懂仲谋本不想搅和到这种明争暗斗的事情上来,但却被苏定国点名,不得不出列回禀道。 “启禀陛下,老臣觉得,无论陈仕奇是真的受右相之命,急时赶回汴梁汇报情况的,还是真的临阵脱逃,其都不能再担任广德城城主一职。” “毕竟当地的百姓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如果让陈仕奇继续担任广德城城主之职,恐怕会失了民心,不利于地方的稳定!” “嗯,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苏定国肯定地道。 董仲谋瞄了陆达一眼,才继续道:“皇上,既然右相举荐,不如就免去其广德城城主一职,降为城尹,让其继续为朝廷出力,以彰皇上鸿恩!” “至于其他人的任命,微臣建议以广德郡郡守呈报上来的为主。” “再从吏部和监御史中,抽调得力干将三四名,委派到广德郡各城中担任相关职位,以示公正公平。” “这老狐狸,竟然跟我来这手,不仅沾了人情,还替皇上分了忧,真是个难缠的对手啊!”陆达心里嘀咕道。 “其他爱卿,可还有异议?” “皇上,微臣觉得,多玛和阳湖二城,现在正时刻面临着吐蕃蛮子的入侵,如若官吏不稳,恐不利于官民团结,一致对外,恳请皇上圣裁!”韩灵见状,不得不站出来,说道。 韩灵这是在提醒苏定国,多玛和阳湖二城竟然已赏赐给了李不凡,就应让李不凡全权负责,否则对战事不利。 毕竟韩灵答应了李不凡,要尽量为其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利益。 但从现在的趁势来看,李不凡想完全拿下德甘城,怕是难了,但无论如何,也要替其保住多玛城和阳湖城。 众朝臣见左右相都已表明了态度,明知胳膊拧不过大腿,便也不再多言。 苏定国见众朝臣并无异议后,便道:“传旨!免去陈仕奇的广德城城主之位,贬为德甘城城尹。” “另由吏部和监御史共同商议,委派四名官吏,分别到武平城、潘松城、塘瓤城和玛山城担任府尹或监察史,其他的,就依广德郡郡守所奏吧。” 从苏定国的任命中,不难看出,苏定国既给了上官弘毅面子,又照顾了李不凡。 既没有插手广德城的职位,更没有在李不凡的封地多玛城和阳湖城安插其他官吏。 更是让右相安插了亲信在德甘城,时刻监视李不凡的动静。 而至于其他城池,也没有放纵不理,而是让吏部和监御史选派官员安插其中,真正做到了平衡再平衡,多方顾及。 但却不知,正是这种看似平衡之策,却给了别有用心之人可趁之机,成为了覆灭大商朝的导火索。 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皇上圣明!”众朝臣齐声拜贺道。 “退朝!”高忠林的鸡公声再次响起。 “恭送皇上!”众朝臣纷纷说道。 下朝后,董仲谋急忙追上了陆达,说道:“右相,今日之情,可记得还我哦。” 陆达恨得直咬牙,心里暗骂道:“真不要脸!这哪是什么恩情啊,这明摆着就是踩了你一脚,还要你感恩图报!” 不过,脸上却露出一脸笑意地道:“多谢左相高台贵手,左相的恩情,我一定好好奉还!” 董仲谋也不管陆达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