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逃也是一种艺术 (第1/2页)

袁熙退兵,守在壶关县城的上党太守很高兴,赶紧派人出城联络援军。曹丕等人率大军来到壶关口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天还有些亮没完全黑,城墙上的草人在微光下看得更像是守城城卫。曹丕先命人在壶关口出口处埋伏,然后向城墙上大喊,“袁熙!你快出来看看我是谁!有种出来较量一番!” 没有人回答,只有城墙上一动不动的草人人影。 “你是不是怕了?嗯?喜欢做缩头乌龟是吧!” 依旧没人回答,只有城墙上一动不动的草人人影。 曹丕暴躁了。 “连自己女人都不敢抢回去的孬货,真喜欢做乌龟就乖乖从我胯下爬过,我会饶你一命!要是本公子高兴的话,以后我和甄宓多生几个儿子,送你一个!哈哈哈~”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周围的士兵,还有蔡瑁文聘等人也忍不住笑,许诸傻傻的听不懂啥意思,曹真则是摇摇头,觉得曹丕有些浮躁。 这个时候城门大开,果然有一队兵马出来,曹丕心中大喜,不管三七二十一,命令伏击的队伍消灭刚出来的兵马。 那队兵马很快被消灭。 “这些人里没有袁熙!” “这城门还开着,要么我们趁此机会攻进去!”文聘带人上前查看。 “你没看到城墙上还有城卫吗?说不定里面就有埋伏!小心中计!”蔡瑁提出自己的想法。 曹丕一众还真的在壶关口外犹豫了一段时间。 “管他有没有埋伏,先派一队兵去试探一下!我们兵多的是,有什么好怕的!”曹丕打算直接强攻。 进去的队伍在城内一直没有遇到伏击,他们胆子壮大后,爬到城墙上,趁夜色对着城墙上的守卫就是一通乱砍,最后发现都是用草扎的假人! 他们被骗了!刚才出城的也不是袁熙的队伍,而是刚巧上党郡太守派出的用来联络援军的队伍。 “什么?人跑了?这是个空城?!”一些草人竟然让大军在此耽误了一段时间,曹丕非常生气! “看来袁熙是看到我大军人数众多,吓破了胆!之前怀疑他设伏,是高估他了!”曹丕恨恨说道。 “众将听令,给我连夜追击!” “是!” 十多万大军,休息也没有休息,穿过壶关口,继续前进。 路过壶关县的时候,没有人出来接应曹丕,让曹丕感到很难堪。其实城里人更害怕,太守派出去的联络队伍没有回来,被曹丕军误杀。没回来,太守自然以为袁熙军还在附近,撤退可能是有什么阴谋算计。果然晚上一大队人马出现,于是赶紧让守城关紧城门,重兵守卫。 这样一来一回的误会,又耽搁一段时间。气的曹丕直接把上党郡太守判为失职之罪,夺取职位投入大牢。 上党太守真是冤,忠心耿耿,被袁熙围困那么久都没有投降,做事谨慎也没什么过错,尤其是打仗时期,误会常有发生,一般主将说开没有造成损失就从轻处罚意思一下。曹丕是一点都不放过啊! 上党郡之位空下来,曹丕让蔡瑁先担任,并派人上报曹操,最终交由父亲处置。 袁熙在襄垣继续做安排,下令已经占领的涅县,祁县和阳邑县百姓官员,能迁移到晋阳就搬迁到晋阳,路途远的,安排躲入山林,只需备好五天左右的干粮即可,如果实在不想走动的,留下也可以,但是不敢保证曹丕是否会屠城。 从仁义上来说,袁熙只尽力而为,但不会因为此事耽误他的要事。兵力部署做了调整,步卒五万分五队,每队一万,间隔分布于从襄垣到祁县的一条线上。并为这五队兵找好藏兵地点。另外从虎山那边调借五千骑兵,从乐平绕道进入晋阳。晋阳,榆次,阳邑,祁县到京陵是一大片平地,骑兵非常有优势,袁熙把一万骑兵分为两队,分别在京陵和阳邑附近游走。并设狼烟台,释放信号使用。 曹丕耽搁的时间内,袁熙已经安排的妥妥当当。 关兴兄妹渐渐发现,袁熙的撤退挺有章法,不是单纯逃跑那么简单。 一日,袁熙累的坐在桌子上睡着了。 关银屏看了看,对这睡着的袁熙说,“你这人真的很奇怪,逃跑也能把自己特折腾的不像人样,有必要吗?” 第二日,曹丕率领大军继续向北进发,一路依旧畅通无阻,快到襄垣的时候,袁熙下令让自己带领的几千人向涅县撤退,这个时候袁熙已经把兵安排在各处,自己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他为了营造大军逃跑的景象,特地让骑兵和步卒丢一些之前城中缴获的陈旧破甲破衣,马后绑上扫把,制造尘土飞扬的景象。 曹军前锋汇报袁熙大军又向北撤退,曹丕大喜,继续让大军赶路。在路上捡到盔甲,“真是没意思,一点也不反抗,还没打就军心混乱,还故意伪装成大军撤退,能骗到我吗?估计他再撤退,兵都逃没了!哈哈哈哈!” 可以说袁熙连曹真也骗过了,曹真也认为袁熙故意制造大军撤退的景象,实际上是掩盖他兵力渐少的伎俩。只是袁熙的兵真的这么容易溃逃吗?真的被十几万大军吓破胆了?这点曹真没有想明白。 曹丕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