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扬长避短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退守黄县的丁垣并不慌张,可能是跟着袁熙久了,他也养成看舆图的习惯。丁垣的妻子为他做了宵夜。 丁垣看着媳妇,想了想对她说,“这段时间你先回州胡岛,等局势稳定了,我再接你回来!” “不走,跟你。”丁垣的妻子用生疏的汉语和他说道,然后紧紧抱着丁垣。 丁垣想了想如果连自己媳妇都保护不了,那还算什么男人!这黄县绝不能丢! 现在青州的局势,张辽在北面,分兵驻守历城和高唐,李典带主力在南,已经攻下城阳郡东武县。准备向高密进发。 丁垣紧缩兵力于东莱郡卢乡和黄县。 “看来袁熙的将领也不过如此,还没怎么交手,就放弃青州大半土地!”李典从南边过来,第一次和袁熙的队伍交战。 “听骑探禀报张将军也在北面占领高唐历城两处要地!” “看来袁熙军不堪一击!现在能占领河水以北,都是因为我们这些人在南面对付孙权刘备,这小子趁虚而入,得了便宜,让丞相蒙羞,我这笔账势必要讨回来!” “李将军说的对!我看这青州不出三天就能拿下!” 李典点点头,和他预估的时间差不多! 此时丁垣带领一支一万队伍登上楼船,向西行驶而去。 蓼城县属于青州乐安郡,地处河水入海口。此时随着东方太阳升起,海面出现一大支船队。上面飘着丁字大旗。 张辽夺取高唐和历城后,只派了巡逻队在此巡逻,张辽认为河水在入海口最宽,不宜渡河,所以只派人监视,如果袁熙真的从此处渡河,张辽快马赶来也能阻止袁熙。 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袁熙是有舟师的,舟师的副都督实际带兵将领丁垣就是驻守青州黄县。 蓼城的巡逻兵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赶紧派人通知张辽。 张辽得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袁熙什么时候跟孙权学上搞舟师了。不过也不怕,想必是刚组建起来,肯定要比孙权的舟师要弱很多,只要守好岸口即可。 丁垣没有从蓼城登陆,而是沿着河水继续向西前行,一路上,水深足够完全不影响丁垣的楼船行驶。 张辽得知消息带着骑兵沿河水南岸向东进发。 到千乘县时,张辽看清楚丁垣的楼船,但是张辽军只能向河中楼船射箭。但是河水水面宽阔,射箭没有什么用,很多都没射到船上就落入河中了。 丁垣自然也发现张辽的队伍,不过他不着急登岸和张辽对打,对他而言先控制岸边安全不受威胁才是登陆时机。怎么安全,那就要靠强弩和抛石机了。 楼船上的抛石机不是攻城用的重型抛石机,而是轻型船用抛石机,特点就是一兜石块小而碎,发射速度快操作人员少。毕竟这抛石机只是用来击退和压制岸上敌兵,不是专门用于攻城的。 强弩是可连续发射的,距离远,但是箭比较少,用掉一些就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补齐,不像抛石机那样,可以随处取材。 丁垣一声令下,船上旗令手挥动手中旗子,上百艘楼船陆续向岸上抛射石块和弓弩箭。张辽骑兵一时没反应过来,造成一半伤亡。于是紧急下令远离岸边。 这也不怪张辽他们,毕竟第一次见这种打法,就算他们在南方和孙权打过大大小小的仗,也没见孙权的楼船上可以装抛石机和强弩! 不过没见过现在也见了,只是吃了大亏。 丁垣见张辽军撤离岸边后,准备登陆。楼船适当向岸边靠近一些但是不会太近,一来防止楼船触礁,二来防止岸上敌军冲回来向冒死向楼船射箭,或者跳水游近楼船。绝对保证安全距离。随后让楼船上准备好的步卒登上艨冲,以盾兵在前,长枪兵弓兵在后,向岸边冲去。 抛石机和弓弩打的张辽的队伍不敢靠近岸边,这样丁垣的步卒基本都能安全上岸。张辽军开始在抛石机射程外做好迎战准备,可是当丁垣步卒上岸后向前冲锋百步,丁垣又下令步卒全部后退,登船,然后撤到楼船上,抛石机和弓弩停止攻击。 这一切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这通操作连张辽也感到不理解了。原本他损失一半骑兵的,但是只要守在这里,打击登陆的丁垣的步卒,那还是有优势的,但是丁垣竟然连交战机会都不给就撤退了。 张辽的手下见丁垣收工不打了,鼓起勇气朝着丁垣楼船大喊,“怎么不打了?就这样当缩头乌龟了?” 丁垣的人也喊,“不打了,不打了,我们丁将军只是陪你们玩一下,反正我们只是少了一些石头,铁箭,打了你们不少人,我们赚够了,下个地方继续了!” 确实,丁垣就是借此机会练兵的。岸上张辽有优势,水上丁垣有优势,扬长避短。 随后丁垣也不跟张辽军对骂了,启航继续向西进发。 张辽紧随着丁垣船队,在岸上不远处跟随,看看他们去何处。 “他们还跟着是吗?” “是,从楼船上眺望可以看到他们的行军动向!” “那就在这里停下,现在我们节省石块和铁箭,不先向岸上攻击,而是派艨冲向岸边靠近。” “那敌方冲过来打艨冲步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