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益州易主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张任和吴懿中了刘备军之计,带兵出了成都城,与城外五十里处被刘备的骑兵队所包围。 “将军,我们被围了!” “不管了,所有人都拼了,就算无法打败刘备,也要让刘备军不好受!” “是将军!” 张任和吴懿军虽然奋力 反抗,但是顶不住刘备军骑兵多,名将多,很快被击垮,张任被杀,吴懿带领一支小队伍突破重围向东逃去。 听闻大军战败消息的郑度在城楼上自刎。刘璋为避免城内百姓免受破城后骚扰,就带领属下出城投降。 刘备接受刘璋投降,带军正式入主成都,成为益州之主。 马超因军功被封为将军,而法正也因功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一样的职位和地位。 刘璋请求离开成都,在其他地方做一个没有实权的乡公即可。刘备同意了刘璋的请求,让他去了益州最南部的兴古郡做了一个富家翁,安度晚年。 初得益州的刘备等人很高兴,众人在成都举办了几天的宴席庆祝。在荆州北驻守的关羽带着关兴兄妹特地来到成都为刘备庆祝。 刘备上表汉帝,奏疏上自然写着新益州牧的人选。在长安的曹操收到后,把奏疏扔到火炉中。不过这并不妨碍刘备自立为益州牧,上表汉帝只是一个流程,一种形式而已,哪怕知道没有结果,也要做一下。现在刘备坐拥益州、荆州两州之地,尤其是益州,人口众多和物产丰富的地方。让刘备势力一下子发展为可以和曹操抗衡的西南霸主。 得知刘备得到益州的孙权感觉到刘备是新的威胁,周瑜等好战派为孙权分析了当前天下形势,曹操已经被袁熙打压到只有两州之地,算上最近刚攻下的凉州也就三个州,已然不是孙权的主要威胁。刘备据有益州和荆州,一个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天府之国,一个是通往南北东西的战略要地,将来可能比曹操还难以对付。袁熙就更不用说了,基本占有北方全境,是天下所有势力中最强势力,是最大的威胁。 孙权听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可是我们该如何做?” “趁着我们和刘备袁熙没有撕破脸,暗自发展队伍,同时派人尽可能破坏刘备与袁熙的关系,让他们三个势力相互征伐,我们坐收渔翁之利!” “好主意!就这么做吧!” 曹丕新征凉州,刘备新得益州,两个势力多少都有些损失和疲惫,暂时也折腾不起来,此时曹军,刘军,袁军,吴军都暂时和平相处,没有大的征伐计划。 在许都的袁熙近来从掌机中征集了十万队伍,其中分出两万万队伍交给丁垣扩充了舟师,分出两万专门组建了天雷炮队,使用葛成和墨刍新制作的改进天雷炮,发射速度和发射威力都提高很多。分出两万交给虎山扩充骑兵队,剩下的交给鞠明他们扩充步卒队伍。 袁熙把这四十五万队伍重新安排,天字野战军三十万兵力由虎山统领,地字野战军十万兵力由侥员统领,舟师五万兵力由丁垣统领。 没有向外讨伐的袁熙并没有闲着,而是重新梳理和消化新领地的管理,重新任命了一批郡县官吏,多数都是从新式学堂中优秀人员选拔出来的。 有些已经从学堂中出来做事好几年了,如今也都升为郡太守,州从事,主簿等职位了。 此时在南方淮南郡合肥县附近,靠近寿春方向的一个村庄。自从曹操从许都败退后,袁熙重点放到追击曹操以及收服兖州豫州徐州等地,杨州北部并没顾及到,孙权趁虚夺得庐江郡全郡之地和淮南郡一半之地,这一半就是包括合肥在内的领地,也是孙权梦寐以求的地方。 袁熙知道后,本着友好的目的,没有和孙权计较,就默认这些地方归属孙权。淮南郡大家一人一半。北面的寿春归属袁熙。 在袁熙的治理下,不到一年时间,寿春以及周边的县城都发展成百姓衣食无忧,粮仓爆满,钱币多的用不完而发霉,没有盗贼和乞丐的地方,而合肥在孙权的治理下和以前也没什么区别,恰恰因为是边境,所以需要征收更多的粮草用于防守兵力的物资支持。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依旧没有摆脱。同样是淮南郡,一南一北,生活景象却天差地别。 卫温就是生活在这天差地别的分界线上,只不过他是在线的南边,也就是孙权势力领地内,卫家村。 卫温如今也刚成年,继承父亲的手艺,做一些杂活,要说他家是什么工匠,也说不准,因为卫温父亲既能做点木匠活,也能做铁匠活,十里八乡有修房屋的人家,他也能会点泥瓦活,会针织编席,编鞋履,弄渔网,鱼钩鱼线等等,就是会的很多很杂。有时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都喜欢找他帮忙。但是大家都比较穷,所以卫温父亲也就不收回报,但是大家有条件的还是给了粮食或者其他物品做酬劳。 虽然饿不死,但也发不了家,有时候普通种地都比他们家好,毕竟收赋税的时候,上面的官吏认为他们家的手艺品都不值钱,拿走的很多。不过因为人品好,村子里还是有人家会看上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