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2/4页)

令部作战处承担。

这在陈桂华的叙述中活灵活现——

作战处长和科长写好以后,交到参谋长萧毅肃手上,他看完不高兴,叫人去把处长、科长找来。萧毅肃脾气很大、很大,找到办公室之后,把卷宗一摔就摔到地上,喝说:“赶快拿走。”科长把公文捡起来,跟着处长走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参谋生涯的最后作业(10)

走了怎么办?作战处长找我出来,把状况告诉我,问我是不是萧参谋长向总司令何敬公报告,总司令不满意,问我有没有听到。我说,没有看见公文啊!没经过我的手。我又说,不要管萧参谋长了,他脾气发过以后,就会告诉你,之后你再改。

快下班时,萧毅肃来总司令办公室说:“报告总司令,今天陈参谋有没有事?”何敬公说:“没有事。”萧毅肃说:“没有事的话,今天晚上,我请他到我家吃饭。”

那天,我就没随敬公回去官邸,而跟萧毅肃下班了。好,那倒霉了。到他家里把门一关,他命令我:“吃饭。”吃完饭,跑到书房,墙上有一张地图,他命令说:“好啦!我念你写。”我问写什么,他说,写作战计划!“先写方针”,我依他命令写,写好,他叫我念,他听了以后,有时说“对了,对了”,有时说“不对,不对,改”,就这样整整搞了一个晚上,到天亮搞成以后,他说:“你拿回去给总司令批,你报告总司令,我昨天晚上没睡觉,我睡觉,上午不办公了。”我心里想,你不办公,我要办公。现在想来,还有点挺不高兴。

总司令看完批可,我拿来交给作战处,我跟他们说,你们好好看着,这个计划是我和萧参谋长两个人在他家里搞了一晚上,我不相信他记忆力这么好,能记得后勤仓库存了多少米、多少油、多少弹,我也不确定他记得步兵、炮兵的位置都很对,部队有多少距离,需多少时间,这些都需要数据,要算出来,不能凭空想,你们确实查一查。查完之后,发现不对,赶快告诉我,我再去向他报告修改。

他们回去算了半天,最后回来说,没有错。我心想,真了不起,你说是不是值得佩服!军中有所谓两大参谋长,一位是郭寄峤,一位就是萧毅肃。

中美反攻联合作战计划是我帮他写的,所以,我记得比较清楚。当时要歼灭的是日本的华南派遣军,主力驻在广州、香港和九龙,我们的主力部队集中在广西,司令官何敬公在南宁,共有36个师部队。

计划是往东打广州,但我们部队都是美制装备,汽车要汽油,大炮要炮弹,都要靠美军供给;空军补给量很小,需要海运补给,要海运,就要先打下南方海南岛的海口,再由美军从菲律宾船运过来,所以,我们的先遣部队就先打下海口,打开美援的补给海口。先遣部队即孙立人的新一军,已经出发了。

第三战区的顾祝同部队在北方的江西,准备越过武岭,侧面打广州,以牵制日本。

美军则由菲律宾出发,空军先炸大鹏湾,陆军再在大鹏湾抢滩登陆,之后一面打香港,一面攻广州。不过这场战争,打海口的先遣部队动了,其他部队都没有动,因为日本投降了。如果日本晚些投降,这场战争打了,就没有今天的香港和广州,非被炸平不可。

日本投降,在南京的受降书,又是我在萧毅肃家里写的。受降书没有前例可循,没有规范,也没有标准,别的人写不出来。受降书内容非常多,一条一条写下来,等于是一部法规一样,写些部队在什么地方集中、炮弹如何缴库、在什么地方缴给什么人。

郭汝瑰的事功与逆动

张灵甫在国民党军队战将里面,以剽悍著称。抗战中,在赣北、鄂西、浙西、常德诸会战中,能征惯战,多能克敌致果,以战功递升整七十四军军长(后整编为七十四师),为五大主力之一。他性情急躁,却忠于他的校长,无丝毫二心。说来这个人也是允文允武之才,在黄埔读书期间,曾回陕西办理家事,返校途中,以书法作品现写现卖居然也小有积蓄。

参谋生涯的最后作业(11)

在三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谋臣如雨,猛将如云,然其结局不是阵亡就是溃逃。这是为什么呢?虽然从政治上衡量,覆灭已成定局,但从纯军事角度而言,那就比较奇怪了。

其实也不奇怪,就譬如这位张灵甫,以名将指挥名牌部队,却身死孟良崮。而他周围,有邱清泉、黄百韬这样的精锐部队,达十数个整编师,但他却一败涂地了。问题的关键,乃在于郭汝瑰将整七十四军的详细情报密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三野),使整个部队的调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