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2/4页)

于悍妇,然黩货不休。其人自号水竹村人,亦可笑矣。对金钱财货,他的人性暗处告诫他死不松手,可他也到底读书有获,理想高标高蹈也不全是虚。这是什么人呢,这是专制制度下的怪人。总统也不例外。攫取财货也许觉得可以保证后半生的自由。他只是又给后人的研究提供更多一个标本而已。

1920年后,徐世昌以直奉争霸不已,张作霖尤枭雄难治,故力援吴佩孚以抗之。此为其幕僚,为其北洋师爷生涯的延伸。

1921年,梁士诒继靳云鹏为总理,徐世昌以梁氏卖国为罪名乃命*。指使吴佩孚发六省联名通电,电文多阿谀徐世昌,世人笑之。张作霖愤怒,大治甲兵,徐世昌遣人侦之,尽告吴佩孚。直奉初战,徐氏使人贿赂炮手,一夕消耗炮弹数百发……张作霖败绩,吴景濂思规复旧国会,至天津,游说曹锟、吴佩孚。言谓恢复国会以竟统一之功,战乃师出有名,吴佩孚心动,遂合力逐世昌,通电号召恢复旧国会,并集新直系大员在保定开会,迫其下野。徐氏犹恋栈,而国会已在津通过决议,形成“祸国殃民,障碍统一,不忠共和,黩货营私”十六字罪状。徐世昌乃知开罪各方,而纵横捭阖之术已穷,不得已黯然告退。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狐狸和狮子:北洋系的幕僚(6)

徐世昌起初掂量再三,敌视张作霖,支持吴佩孚,不意为其所逐,人之亡于世昌者多矣,而终自亡,岂非天乎?

军阀混战,军队当然远离国家化,而是地方化实力化,则文人总统视多方仅有名义,就算他为不世出之智多星,也有计穷之时,也有计绌之时,他时而希望他们大打,时而又盼他们息戈止争;不打之际他自然心慌,打起来时不知不觉就打到他自己的头上。

到了1938年,日本侵华军板垣师团长和大特务土肥原贤二求见,徐氏托病辞谢。

日本人找到居间人金梁等往见,说来拜见老师:日本请您出任华北领袖,待部署就绪,即请宣统帝到京正大位,老师不要失却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此时,徐世昌中国读书人的脾气和性格出来了,他以年老多病精力已衰作为推托。金梁进一步相威胁,我来不为别的,是为了您的晚年,请老师有以自见。徐世昌一下火了,愤然说,你太浑!金梁反唇相讥,老师才浑呢!徐慨然落泪,说,想不到我这把年纪,还碰到这一场!说罢拂袖上楼。

徐世昌是一个善于规避的幕僚,或者换一种说法,他因幕僚生涯的历练,而善于规避,退一步海阔天空,乃其心理背景。

1918年,他在军阀矛盾纠葛中,得任大总统。他以文治总统自命。他善于审时度势,偃武修文。他热衷复古,编写《清儒学案》《颜李师承记》等大量著作。他嗜好经史诗文,在总统任内,于中南海西花厅成立晚晴簃诗社,标榜往来无白丁。名流成员有林纾、樊樊山、易顺鼎、严范孙、高阆仙……当时很年轻的徐树铮也是。他后来编辑大型集子《清诗汇》。

他也有恂恂自守的儒生气息。他家传的砚台,在他小时候,被打烂一角,很心疼,拿漆来黏合,又使用了数十年。他的砚台上自撰铭文:“老屋数间,古书万卷,四世子孙,食此破砚。”又曰:“铜雀之瓦,君子之砖,不如此石,硬而且坚。”

像这些,甚可表明他对文字生涯的重视,也内在地注重并相信文字的力量,显赫的砖瓦,在他那里,还不如砚台和他的生命意志联系那么紧密。

晚年,他在住宅后院辟有菜畦,这正是他梦寐思之退耕林泉的象征。他荷锄耕耘,种瓜点豆,颇为自得。他的结局不错,他真的退隐了,和他早年隐约感到的终局同出一辙。

徐世昌曾经谈到,袁世凯从朝鲜回国以后,有一段时间很冷清,因为以前的关系,他就到李鸿章的幕僚班子里面去聊天,常谈东北的边疆往事,那些人很喜欢听他的言论,把他看做盖世之雄。每当他到达的时候,有的幕僚就直接以曹孟德呼之,他也不经意地答应着。后来杨度等人组织国事匡济会,杨氏力主张君主制,属于袁世凯左右,策划帝制最起劲的。在袁世凯左右还有另外一个幕班子,则是段芝贵、雷震春、张振芳等人。这班人则采用不经意地说上一两句的方式,袁世凯也采纳。袁世凯的为人是表面上大开大合,实际上则是先求稳稳当当,然后再另起炉灶。当他把国会取消以后,就踏上帝制预谋的阶梯。到了八月份,筹安会发动以后,大幕就正式拉开。袁世凯一生稳当,唯独帝制帷幕拉开,则是一着险棋。

牺牲者

王建中《洪宪惨史》,记述徐秀钧早年和杨守仁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