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去找她 (第1/2页)

半年后

杨云辉收到了来自黑木崖的信,是方敬唐发来的。

上面说流云计划已经正式启动,神教的人正在赶往洛阳。希望杨云辉也在九月初三的时候抵达那里组织建设事宜。

“时候到了吗”他喃喃自语着。

自从和满清停战后的这半年里,他算是真的过了几天清闲的日子。他也记得和方敬唐约定的事。

但是他现在有一件事要先去完成。

向崇祯告了个假后,他便启程去了海边。他要去那里打听一艘叫做初生的雄鹰的商船。因为刘歆冉在那里生活。

一路向东,也许是和平的到来让老百姓们重新开始了种植,遍地都是金灿灿的稻子,这时节也到了收货的季节。

看着这些老农民们辛勤的在田地里操劳,他就感觉很感慨。既感觉幸福,又感觉难过。

幸福是因为农民们能安生的种地过日子。难过的是种地的都是老年人。

这几年战乱对年轻人的消耗很大,很多都死了。只留下老年人还活着,这不免是一种悲哀。

纵观这几千年历史,辛苦的都是底层的老百姓,无论是战乱还是和平,老百姓都是最辛苦的。

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官僚可不会体恤这些老百姓,他们只会享受,作威作福。

想到此,杨云辉就越发的想要重建这个社会的秩序,虽然这看起来很可笑很幼稚,但是这就是他一个来自未来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心声。

路过南京城的时候,他进了城里一趟。然后就发现里面又开始莺歌燕舞了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难怪一败涂地。

继续向东行,在十几天后,终于抵达了连云港。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是满大街的大辫子,他们都剃了发。城头飘扬的大旗也换成了满清的黄龙旗。

码头还是和以前一样非常热闹,尽管被满清人占领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海运的发展。来往于此的船只仍然很多,大批扎着大辫子的水手在码头上搬运物资。

杨云辉又感慨了,对于这些底层的人来说,换不换统治者都一样照样白天黑夜的干活。

他在码头上看着来往的船只,希望能看到那搜初生的雄鹰号。但是很遗憾,一直没有看见。

在天黑前,他揪住了一名水手。

“小哥,你可知道有一艘叫初生的雄鹰号商船吗”

小哥看了看杨云辉,发现他衣着很整齐,便恭敬的说,“确实有这么一艘船,但是它来的次数很少。”

来的很少吗

又在连云港待了几天后都没有等到那艘船。他决定乘船北上青岛去看看。上一次离别的时候就是在青岛。

几天后,他搭乘了一艘货船前往青岛。货船很大,满载了物资。船长收了他几两银子便同意他乘船了。

出发的那一天,海上风平浪静,船慢慢的驶入了大海。这是杨云辉第一次乘船出海。他站在甲板上感觉有些晃,像是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一样。

甲板上,水手们忙着升帆,收绳,一派忙乱的景象。不时的有水手高喊些什么,杨云辉听不懂,他只能站在边上看着他们忙来忙去。

几个小时后,商船驶进了深海。也许是最近没有台风经过的缘故,海水倒是很平静,只有轻微的风在吹拂。风帆鼓起一个弧形,拉着商船向北而去。

船长告诉杨云辉,到青岛还有十来天的时间,如果觉得闷的话可以去找他喝茶,或者和水手们一起玩玩牌。

玩牌的话,他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不外乎就是赌钱。

夜里,船上的人都吃过了晚饭。水手们都聚在一起赌钱,吆喝声不绝于耳。

杨云辉来到了船长的房间外,他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门没锁,”里面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这是个满脸胡子的中年男人。

“客人,请坐~”他指了指边上的一张椅子。

杨云辉点点头,便在椅子上坐下。

“客人想找我这个老头聊些什么呢”船长给杨云辉倒了一杯茶水。

“呵呵呵,船长先生很雅致,这一壶茶水很香浓~”杨云辉笑着说。

“西湖的龙井,挺贵的~”

杨云辉举起杯子喝了一口,“好茶~”

船长看着杨云辉笑了,“小哥,我看你不像是南方人呢~”

“呵呵呵,船长好眼力,我以前是在京城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