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木箱 (第1/1页)

将鱼罐头放进木箱里? 听完规则,不论是站在圈内开始挑战的钟继伟还是站在圈外的林朔,二人都有些意外。 简单的规则,一听就懂。 所以,这个游戏的难点在于哪儿呢? 身为旁观者,林朔自然不可能走进圈内的挑战者区,因此只能在圈外走动,查看情况。 很快,他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目测,这木箱的长宽高大概都是0.9m,容积约0.73立方米。每个鱼罐头都不算小,其高、宽、长看起来大概分别是5cm、10cm、20cm,体积恰好0.001立方米。 满打满算,730个鱼罐头恰好能将木箱填满——但实际是不可能的,因为罐头外面的铝盒是固体,互相之间存在挤压碰撞,因而会出现空腔,所以实际容积绝没有那么高。 这堆鱼罐头的总量大概是700,强行装的话,一定会溢满出来。但无所谓,只要下层罐头放置平稳的话,上面就算满出来了,也可以继续叠放。 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 下层罐头必须重叠、平稳码好,如果乱放的话,下层不稳,越往上就越容易坍塌,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容纳下那么多罐头。 这就跟衣柜储存衣服是一个道理,一件件叠好放进去就能放很多,如果乱塞,很容易就会塞不进去。 可是,时间不够。 哪怕算是平地,要想将数百个罐头整齐地堆放起来,也需要费功夫,何况此刻还需要放进箱子内——箱子本身0.9m高,如果每次都要跨进去用手整理堆放的话,未免也太耗费时间,10min根本不可能够。 圈内,钟继伟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眉头皱起。 那么,可不可以将罐头盖撕开、把里面的东西倒进去…也不行,几百个罐头来不及撕开外壳。 一分钟后,忽然,他注意到了木箱内部铺盖着的一张黑布,脑中灵光一闪。 既然直接来不行,可否逆向思维呢? 想到就做,于是,他立刻将箱子从另一端搬过来,将黑布取出并在地面上摊开,然后将罐头在黑布上整齐码列——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在箱子里码罐头很麻烦,干脆将这个过程放到外面来进行。他打算在黑布上码足够多的罐头,然后将箱子倒扣上去,并抓住黑布的四角将它们连带着箱子一并翻转过来。 这样一来,箱子内部已被填充大半,也就不需要踏入箱内去整理罐头,可以直接在已有的基础上向上叠码,难度降低了很多。 然而,圈外见到这一幕,林朔却轻轻摇了摇头。 这方法乍一想是妙手,实则为死路。 原因很简单: 第一,一个罐头长0.2m,而箱子长宽高均为0.9m,也就意味着不管怎么放,一列都只能放下四个罐头,还剩下10cm的空腔无法填充。这样一来,在后续翻转的过程中,里面叠好的罐头容易被再度搅乱,又得花时间整理。 第二,即使忽略第一点,假设一个罐头400g,叠放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哪怕不考虑木箱自重,总重也将轻松超过200kg——这可不是举重,这要比举重更难发力,世界上恐怕没有正常人类在这种条件下完美完成这道工序。 这些问题点并不隐晦,稍微动脑就能发现。 钟继伟显然是急了,有种病急乱投医的意味。 一分钟后,他终于意识到了这样做不可能成功,眉头深深皱起。 到底该怎么办? 又过了十几秒,他忽然想到了什么。 正式进入道场之前,外面的标记显示,这个游戏的危险系数为“1”,也就意味着该游戏存在少许生命危险。 可现在看来,这不过是一个装罐头的游戏,哪怕失败了也只是失去气运点,又能有什么直接性的危险? 然而,游戏设计应该不会出现这么低级的差错。 这表明,一定有什么隐藏起来的东西被自己疏忽了,也正是这个「隐藏之物」会给玩家带来危险。 同时,它很可能也是破题的关键。 他开始回忆规则。 罐头,箱子…… 对了! 规则要求将这些堆放起来的罐头装进箱子,罐头毫无疑问就是这些罐头,可箱子真的就只有这一个箱子吗? 有没有可能…… 他迅速亢奋起来,先是检查了一遍箱子和罐头所在的区域,确认这两处都没有机关后,目光放在了围住这片区域的黑框线条上,于是蹲下仔细查看。 ——果然! 他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这些黑框线条的中心有一条细小的缝,由于缝隙本身也是黑色,与黑色边框一致,因此如果不细看、不触碰的的话,很难发现端倪! 此刻,时间还剩四分钟。 他迅速绕了一圈,不出预料,这条细线也呈方框模样,将自己、木箱和这些罐头囊括在内。 脚下踩着的是木板,如果脚下这些木板可以升降的话,降下去,不就变成了一个大木箱吗?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