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开始搞研究 (第1/1页)

好书推荐: 秦风飞扬

这时林依依,手里把玩着一块玉石,刚好从外面进来,看见李不凡躺在竹椅上,便走过去问道:“不凡哥哥,你在这发什么愁啊?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听听,看我能不能帮帮忙?” “没什么,只是一时半会想不到什么材料可以耐高温而已。” “那瓷土不行么?” “比这还要高温。” “那我就不懂了。”林依依爱莫能助,也开始苦恼起来。 “哦,对了,不凡哥哥,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酿酒啊?那粮食都发酵好几天了。”林依依为了逗李不凡开心,转移李不凡的视线,不由得问道。 “再过几天吧,等粮食完全发酵好了,就可以了。”李不凡睁开眼,无意间看见林依依手里把玩的玉石,便问道:“你这是什么啊?” “这是玉石啊,我父母亲留给我的唯一念想了。”林依依把玉石递给李不凡,说道:“因没请大师雕工过,所以不是很值钱。” “玉石,石头?石英石……鹅卵石?”李不凡突然站了起来,亲了林依依一口。 “依依,你真是我的福星,我想到代替石墨的耐高温材料了。” 弄得林依依脸红得像个熟透了的桃子,一脸懵逼地站在那里。 等林依依反应过来,发现李不凡正快速向军械研究所跑去,已经跑远了。 “什么石英石?石墨?不就一块石头么?”林依依嘀咕着。“这不凡哥哥不会是想趁机揩我的油吧,”林依依越想脸越红,“算了!反正迟早是他的人,随他吧!” 李不凡记得,石英石的熔点在熔点1750度,而经过水流冲击摩擦等形成的鹅卵状石头的莫氏硬度在7左右,熔点却在1800度左右。 而铁的熔点在1535度 ,钢的熔点也在1515度左右,只要用鹅卵石来建造炼铁炼钢用的窑体,就相当于石英石坩埚了,虽耐温达不到2800多度,但用来炼铁炼钢是绰绰有余了。 现在就差窑内温度的问题了,不过这李不凡早就想好了,那就是鼓风机。 现在的瓷窑窑内一般都能达到1200—1300度,就差了二三百度,如果能从外部加大送风量,让柴火充分燃烧,相信应该可以达到1600多度,用来炼铁炼钢应该够了。 “大人,我的玉石……”林依依说着赶紧跟着跑了过去,看见李不凡一直在忙碌,又不好意思上前,只是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果然,专注的男人最有魅力了。” 来到军械研究所后,李不凡便让泥瓦匠按照蒸馏器蒸馏的样子来做一个石英坩埚,不过却把制造的材料换成了鹅卵石和瓷土,去掉了蒸馏罩和冷凝池。 让木匠在旁边搭一个架子,方便人上去靠近石英坩埚不断搅拌,这就是“炒钢法”。 接着就是鼓风机的制造,因为没有水流经过,李不凡只好用人力代替。 让木匠打造一个大型的送风口,连接在鼓风机上,在鼓风机上装上大叶片、转轮,用人力来带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往炉子里送风了,不仅可以让柴火更加充分地燃烧,更能利用鼓风中的氧使生铁脱碳,变成钢。 再让泥瓦匠把刀、枪头、箭头、匕首、马掌、马鞍等的模具用黄泥雕刻出来以备使用。 再在旁边筑一个大水池,等从石英坩埚里舀出液态的铁水倒进模具后,用来冷却之用。 等冷却之后,直接就是钢了,而不再是铁了,后面只需铁匠打磨就行。 其实铁和钢都是铁碳合金,是以碳的含量多少来区别的。一般含碳量小于0.2%的叫熟铁或纯铁,含量在0.2-1.7%的叫钢,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铁。 熟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用途不广;生铁含碳很多,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而钢具有生铁和熟铁两种优点,既容易塑造又够硬,是制造上好兵器的不二选择。 李不凡一忙活又是三天,三天后,终于把炼铁的炉子和石英坩埚建好了,就等其硬化后开始生产了。 等炼铁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李不凡并没有闲着,又忙起了手榴弹的制造。 但这回,李不凡真的没辙了,除了只记得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比例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外,其余的真的不会。 不过李不凡相信,只要把这个配比告诉齐飞等会制造炮仗的工匠,让他们好好研究一番,多试验几次,应该不用多久,就可以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手榴弹来。 如果实在不行,就拿数量来凑,总会有办法的。 为了便于手榴弹试验,李不凡还在前院中用沙袋建了个厚三尺,高半丈的沙井。 于是,大都统府每天都会传出“砰!砰!砰!”的巨大响声,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扰,又不敢上前理论,只好默默地选择搬离,而李不凡也因此被戏称为“爱玩炮仗的小屁孩大都统”。 李不凡对此并不在意,毕竟是自己扰民在先,爱咋说就咋说呗,如果是在前世,肯定会被查水表的。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