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又双见鬼了 (第1/2页)

殿外,老汉于院中席地而坐,环视冷清的英祖庙后,长叹口气,缓缓讲述起英祖事迹。 英祖原名英,乃前朝将门之后,女儿身。 前朝开国初,英祖祖父和父亲因平定地方叛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株连三族,家道由此中落,英祖沦为营妓,配于吴家镇,由当时州府县官府管理。 英祖属歌姬,能舞剑走绳,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可挽强弓,每发必中,惯于莺歌燕舞的州府子纷纷称奇,不惜远赴吴家镇一睹英祖风采。 后,驻守吴家镇贵将军甚喜英祖,以军功前程替其赎身。 英祖念将军恩德,嫁为妇,为吴氏英。 三年后,北蛮侵犯前朝边境,贵将军携英祖募吴家镇男丁千人,北上。 又三年,贵将军战前中数箭,陨。 见军中诸将人心惶惶,英祖以吴氏遗孀身份越众而出,着白衣,携吴家镇男丁硬撼蛮族! 英祖携吴家镇男丁牵扯蛮族大军三月有余,朝廷大军趁机袭北蛮金帐。 战三月,英祖留有红衣一十三件! 终战,北蛮主帅愤恨英祖,率众围攻。 朝廷大军得机断蛮后路,八万北蛮仅二万余人仓皇北逃。 前朝一战稳边疆百年。 英祖身死,尸骨无存,吴家镇男丁只余一十三人,手捧红衣而归! 前朝帝感英祖功绩,欲封。 奈前朝制度腐朽,女子身份低下,且英祖为罪臣之后,战后尸骨无存。 遂改吴家镇为贵英镇,贵将军封本地城隍,英祖封城隍娘娘。 百年后,将军子嗣牵扯帝王家事,帝登基,隧去城隍而独留英祖庙! 至此,英祖庙护贵英镇百年! 今朝新立,州府上报,帝念英祖抗蛮功绩,留! 老汉声音沙哑,还带着丝丝哀愁。 朱长寿亦是沉默、半晌后方开口赞道:“英祖确为一奇女子!” “英祖抗蛮功绩之大,不亚于前朝主帅!可奈何其为女儿身,屡次遭诸军将领唾弃,致使贵英镇男丁伤病无依,英祖于大军主帅前愤言:人生莫做妇人身,百般苦乐由他人!”老汉叹道。 “做女孩子其实……” 朱长寿本想说女孩子其实挺不错,可他猛然想到教堂里孩子们怯生生的眼神,后面那几个字便怎么也说不下去。 “若是生在其他镇子也许没有这么遭,可若是投在贵英镇,哎……”老汉长叹道:“莫不如早死早投胎吧!” 这话让朱长寿听得心里很不是滋:“贵英镇出了英祖这样奇女子,怎么还如此重男轻女!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厉害起来不比男人差,没听说过吗,女人能顶半边天!” 老汉有些意外地看向朱长寿,沉默片刻后突然面露无奈:“英祖福泽后人,可她那句莫作妇人身却遗祸贵英镇数百年!” “哎,重男轻女!”朱长寿亦叹道。 “如今的贵英镇已走向极端,几近疯魔!”老汉转头凄然地再次看向英祖庙正殿,道:“后生,贵英镇那些青楼妓院去过吗?” “那个欢乐一条街吗?” 老汉一愣,轻笑道:“对,欢乐一条街!” “没去过,不过有妓院什么的也正常吧!我待过的几个镇子中,好像哪都有青楼,只不过没有贵英镇这么多罢了!” “知道为何如此多吗?” “不知道!” “因为贵英镇女子稀少,因为英祖妓女出身,因为英祖厌恶自己女儿身!”说着话,老汉面目突然扭曲,戾气扑面而来:“后生,你见过溺婴吗?” 不待朱长寿回应,老汉双眼泣血,声若厉鬼,双手做抱子摁压:“凡胞胎初下, 稳婆率举以两手审, 女也, 则以一手覆而置于盆,即坐索水, 曳儿首例之入, 儿有健而跃且啼者, 即力捺其首。儿辗转其间甚苦,有顷, 儿无声, 撩之不动, 始置起;或胎盘封堵口鼻, 使之窒息而亡;或以草木灰掩入婴儿口中, 用破布包缠婴儿头部, 使之窒息;亦有将温热烧酒倒入婴儿口中, 令其被呛而亡…… 短短百余字叙述,让朱长寿不寒而栗,老汉口中的话竟比任家镇那场诡嫁还要让他胆寒! “女少,男多!一镇之中旷鳏十之八九,致使奸淫、拐卖妇女的现象随之增多,镇长安抚州府之忧,大力打击奸淫掠卖,却对妓院置若罔闻!”老汉须发皆竖,怒目大斥。 为保证镇子治安,给青楼妓院让行,使镇子不会发生拐卖奸淫,这做法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实却绝不会如此。 老汉越发不正常了,朱长寿心里也有些发毛,连忙顺着老汉话道:“贵英镇镇长好奇葩!让男女比例恢复正常才是正道吧,开妓院平息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他脑子里装的是大便吗?” 老汉忽然平静了下来,抬手轻轻摸了摸自己胸口,接着说道:贵英镇数百年间并不是没有明智之人,可前朝盛行着“厚嫁”风俗,婚姻论财, 财彩礼少而妆奁厚者, 则骄其夫家而不执妇道, 遂至辱及父母;钱礼多而妆奁少者, 则家人贱之, 遂至女无颜色, 耻及父母。上户费千余金, 中户费数百金, 下户百余金。家贫者为嫁女不得不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