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话虽如此,但报仇之事不是最要紧的,尤其是要你冒险的情况下,就更不必要了。”阚棱道:“三郎你有这份心,我与惜君便满足了,如今你该好好待在长安陪着惜君,而不是是为了这些事情前往定襄冒险。”

“舅兄莫要再劝了,这些都知道,但必须要去做,现在也已经没有选择了。”谢逸沉声道:“现在需要舅兄为我介绍定襄的情况,并且提供必要的帮助,余下的交给我就好。”

“好吧!”阚棱知道再劝无用,沉吟了半晌无奈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说什么了,定襄凶险,一切你自己小心。”

“嗯,放心好了,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有把握。”谢逸重重点头道:“保证平平安安回到长安去见惜君,等着孩子出生。”

“那最好。”阚棱道:“李绩已经吩咐过了,由我在外围配合你行动,提供必要的援助。”

“如此甚好,有舅兄在我就放心了。”

阚棱道:“本来我想跟着你一起去定襄的,奈何那天我已经露过脸,再去不方便。不过跟随我一起去的兄弟,就是那位从乱军中救我出去的勇士,黑暗之中没怎么暴露,让他陪着你去。

此人为人机敏,且身手相当不错,也去过定襄,对那里的情况颇为了解。”

“好!”谢逸抬头瞧见远方以为相貌堂堂,身材壮硕的年轻人,问道:“舅兄说的就是此人?”

“没错,正是此人!”阚棱挥手道:“仁贵,快过来!”

仁贵?好熟悉的名字。

不待谢逸多想,只听阚棱介绍道:“三郎,此乃薛仁贵,乃是一位……”

阚棱后面说了些什么,谢逸全部没听到,只听到“薛仁贵”三个字,脑袋里便轰然爆炸了。

前些天见到张士贵的时候还在想,什么时候薛仁贵才会“出世”,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时间,便遇到了。

按照演义传说,他不是应该再李世民准备征辽东的时候才出现的吗?现在怎么提前了?

想想倒也不奇怪,历史都会出现一些偏差,更别说演义了,其中被夸张的成分多了去了。虽然不能确定眼前的薛仁贵便是心中想的那位,但见此人相貌堂堂,壮硕孔武,一看便知有成为猛将的潜质。

适才阚棱也说了,此人机敏,有勇有谋,在那样的情势下还能救他出来,偷了马匹从定襄逃走,可见确非寻常人。所以吧,应该是**不离十,三箭定天山与此人大有关联。

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实在没想到薛仁贵不仅早早出现,而且还恰好出现在阚棱身边,然后顺理成章介绍到自己身边来。

如此一来,应该不会再有张士贵欺压薛仁贵的情节了,至于他往后……如果自己适当帮忙,推波助澜,一位猛将将会应运而生。

哈哈,想想感觉就很不错,亲手缔造一位猛将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将来也能大有帮助。李绩相对来说已经不年轻了,在将来薛仁贵算得上是大唐数一数二的猛将,得此臂助,可谓是如虎添翼,求之不得啊!

此行去定襄本来算得上是凶险重重,但现在谢逸的心态很放松,薛仁贵的出现是个很好的兆头,此行必然会顺顺利利,平安而归。

不过此行也多了个任务,除了培养锻炼李治之外,薛仁贵大将军这边也应该费点功夫。(未完待续。)

第二八三章 期望的怨恨

薛仁贵不清楚淮阳县伯为何对自己这般另眼相看,如果非要找出一个原因,应该和自己救了阚棱有关吧!

早就听说阚大哥在朝中有权贵亲友,现

在看来是不假,晋王殿下的长史,这般年轻都已经是伯爵,厉害啊!如今被谢长史器重,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说不定能通过这个机会飞黄腾达也未可知。

这是个机会,必须要抓住了,薛仁贵心中如是说。

在沟通一番配合方式,谢逸等人便不再停留,直接前往定襄。阚棱站在黄河岸边凝望了许久,直到完全看不到谢逸等人的身影,才怅然离开,心中仍旧满腔担忧。

而此时此刻,李绩的大军也开始调动,向着若真水、白道方向运动,他们要在哪里截击薛延陀大军。

远在安州的吴王李恪也接到了圣旨,和自己的长史权万纪一起,带着大军匆忙赶回长安。

而关中各地能够抽调的兵马也都在泾阳、高陵等长安郊县布置,随之防备异常。纸是包不住火的,北方草原有所异动的消息还是悄无声息地传开了,尤其是世家大族和当朝大员家中尤其知之甚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