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序一(1)

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征战,终于建立了汉王朝。自号高祖皇帝。

秦始皇(名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废除了古代封国建藩的制度,将战国后期各国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王、功过五帝,应当称为皇帝;又认为在他以后,二世、三世以致万世,传之无穷,所以应称为始皇帝。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由于他的横征暴敛,严刑峻法,又大兴土木建宫殿、坟墓,激起各地人民的反抗。公元前218年,一次出巡时,他在博浪沙(今河南阳武县东南)遭到刺客的狙击,险些丧命。公元前211年,他在出巡途中病死沙丘(在今河北广宗县西北8里大平台),这在他统一全国后仅仅10年工夫。秦二世胡亥继位后,比他更加昏聩暴虐,当年就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农民大起义,整个秦帝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不久,赵高逼死胡亥,另立子婴为秦王。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起义军攻下咸阳,子婴捧着秦始皇打算传之万世的玉玺向刘邦投降,秦帝国从此告终。秦王朝虽然灭亡,但是汉承秦制,由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体制却被汉王朝继承下来。汉朝顺应时代潮流,改革秦朝之弊政,推行利国利民的变革,奠定了之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各项制度的基础,并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一统。

的确,刘邦原本是一介布衣,是一个不为旧贵族瞧得起的小人物。后来做了沛县泗水亭长,这是当时基层政权乡级以下的一个小官,其职掌是捕劾盗贼,兼理民事、辞讼。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说: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做了泗水亭长后,“廷中吏无所不狎悔……”再从吕公一见面就要把自己爱如掌上明珠的女儿嫁给他,说明他人缘好,能力强,在当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后来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沛县令被杀,人们推举他为“沛公”。也说明他在当地人的心目中确实算得上是一个人才。后来刘邦与项梁共“立楚后怀王孙‘心’为楚王”,即义帝怀王,与秦抗争。怀王与诸老将对刘邦十分信任,称其为“素宽大长者”。 项梁战死后 ,怀王遣“长者扶义而西”,“ 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于是刘邦“收陈王、项梁散卒”引兵向西。海内豪杰贤士纷纷投其麾下。郦食其说沛公取陈留,得秦积粟。在经过南阳郡宛城时,本无意攻城,但听了张良的意见,则采取围攻然后受降的办法,仍令原来的人守城……一路前进,所向披靡,迭克名城,军威大振,经武关(今陕西商南县西北),入咸阳,接受秦王来降,“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并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益抵罪”,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

反观被怀王诸老将称“为人彪悍猾贼”的项羽,在击败章邯,引兵入关后,掘秦始皇冢,杀降王子婴,“屠咸阳,烧秦宮室,收及货宝、妇女而东”,还在新安(今河南义马市西)坑秦降卒二十余万。此后开始分封,项羽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今徐州);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汉中市);又三分关中,封章邯等降将为王;另外还封了十多个诸侯王。对项羽这些倒行逆施的做法,不仅刘邦不满意,其他有些受封的王心怀怨恨。不久,田荣便在齐地起兵,自立为齐王。项羽发兵攻田荣,刘邦乘机进兵关中,打败章邯等,随后继续东进,直抵彭城。又经四五年的征战,终于战胜项羽,完成了“伐无道,诛暴逆”的历史使命。。 最好的txt下载网

序一(2)

不错,刘邦手下的一班文臣武将,原来多数也都是些平民布衣。按照范文澜的说法:张良是贵族(应是没落贵族),樊哙是狗屠,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韩信是流氓。但都被恰当使用,各尽所长。其中张良、韩信等都曾投奔过项梁及其他人,但是在那里他们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来到刘邦这里,言听计从,备受尊重。刘邦在霸上与项羽对峙,在将要遭到灭顶之灾的时候,是张良献计要刘邦赴“鸿门宴”拜见项羽,隐忍退让,才化解了危机。在汉王刘邦要去汉中时,又是张良建议,去后烧绝栈道,一则防备诸侯兵偷袭,二来是向项羽显示刘邦无意东还。但在关东要发生战乱时,汉王又用韩信计,从故道还关中,即经由褒谷折向西北至今凤县,然后向东北,沿故道水谷地,经散关到陈仓(今宝鸡市东),此道又称陈仓道。俗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由此而来。这样,汉军顺利抵达关中,然后出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