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那就好,那就好!”王爸和王妈听完方雅兰的话,觉得确实也是这么个事,终于放下了心,安静的等待着下午钢琴比赛的结束。

和炎热吵闹的少年宫外相比,里面就清凉的多,也安静的多。下午同时进行的比赛有:民族舞、钢琴和长笛,这三项比赛项目,分别在不同的楼层进行,一楼的最左边的舞蹈室,就是今天民族舞的决赛场地,每次会有三位小朋友进入舞蹈室进行比赛,剩下的小朋友就被安排在,离舞蹈室不远的几间教室里等待。

因为长笛的报名人数本就不多,所以决赛就在一间稍微大一些的书法教室里面进行了,教室里面的桌椅基本上都被挪了出去,只留下三张书桌给三位评委老师用,靠近门口的一面墙前面,20几位小朋友安静的坐在那边,等待着老师叫到谁,谁就上前站到教室中央的位置开始演奏。

而评委老师也会相互交流,但都尽量在小朋友演奏结束以后,长笛的比赛也就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快速的进行着,三位评委老师看到参加决赛的人数并不多,所以每位小朋友都会在时间允许下,在他们演奏完自己准备的曲目以后,还选曲让他们进行演奏,当然会选择比他们演奏曲目难度较低,或是持平的曲目,没想到这20几位小朋友,都很精彩的演奏了出来,让这三位老师对今年参赛者的水平都很是满意。

但越是满意就越是难以选择出前三名,三位评委老师相视苦笑了一下,让参赛选手们安静的退场,就开始了他们热烈的讨论。

一二层楼是舞蹈和长笛的比赛,那么三楼不用去猜测,就知道进行的一定是钢琴的决赛,钢琴比赛的场地是一个阶梯状的小会议室,这里也是每年少年宫的学生们汇报演出的表演厅,台上的被全部清空,只靠左边斜放着一架钢琴,上面正有一名12、3岁的女孩,正在投入的演奏着她的参赛曲目。

台下的桌椅被分作两边,虽然说它是小会议室,但也至少可以容纳500人,五位钢琴评委老师坐在第一排的左侧,表情一脸严肃的,看着台上认真演奏的小选手,还不时的拿起笔在身前的白纸上写着什么。

这届少儿才艺比赛钢琴组参加决赛的人有将近100位小选手,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0岁左右,别看他们年纪不大,基础功底都很是扎实,现在还不是家长们,疯狂强迫孩子学习特长的时期,所以参加决赛的这些小朋友们,大多数都是自愿学习的,这里就能看出自愿和强迫的差别了。

台上的这一位小女孩演奏结束后,头发已经有‘金毛狮王’的感觉了,真的是相当的投入啊!

大家都窃窃私语的看着‘狂野派’演奏家的小女孩下台来,独自一人坐在最后一排最左边的地方,转头看向窗外,脸上的表情从冰冷狂野,忽然变成略带一丝若有若无忧郁的表情了,让一直看着她的八卦小朋友们,差点惊掉了下巴。

讨论声更是热烈了起来,就连冷酷劲和那名女孩有的一拼的张萌萌,都忍不住一直摇着王琳的胳膊,让她快看快看。

看到瞬间失控的场面,参加这次评审的京城市少年宫的钢琴老师,急忙训斥道:“别说话了,怎么这么多话说,要还想说就出去说,如果有不想参加比赛的现在就可以出去了,如果不出去就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等着。”

一阵拍桌子加‘狮子吼’之后,满意的看着在她‘爱’的建议下,都变得老老实实的小孩子们后,低头对着她旁边的四位老师,每人都点头奉送了一个微笑后,坐了下来念道接下来比赛的选手的名字:“36号小选手…王琳”

迈着小短腿,“蹭蹭蹭”的快步跑向舞台,在钢琴边站定,转身对着评委的方向鞠躬后,露出她天天的笑容说道:“我是36好参赛选手…王琳,我今天要弹奏的曲目是‘少女的祈祷’。”

回身在钢琴前坐定,稍微活动了一下手指,闭上眼睛想象着这首曲子,呈现在她脑海里的画面,《少女的祈祷》为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Badarzewska;1838…1861)作于1856年,是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结构单纯,浅显淳朴,亲切感人,虽略带伤感,但又异常柔美,逼真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

这首曲子是王琳踏进表演厅才临时选定的曲目,因为她现在的心情无法表达出《欢乐的牧童》,那么轻快和欢乐的曲子。

而这首《少女的祈祷》正好可以让她肆意的抒发她对美好未来的幻想和期盼,祈祷着因为她这只小蝴蝶,而无限改变的未来,会是美好而纯粹的。

她的期盼和向往,都借由这黑白的按键来替她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