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酰�髦智榭龆加小S械拇迨亲橹�思嗍拥星椋�蟛糠秩嘶故窃诩依铩H毡救艘话惆�飨��Т遄樱�挥械星椋�謇锏睦习傩斩纪�馀堋5笔庇懈雒�剩�苷饨小��恕��衬炒逵帧��恕�!�

“到了野地里,也不一定都乱跑。有些人就挖个坑,上面用秋秸盖上。日本人‘拉网’,那人排得再密,也不会一个挨一个吧。这么大的洼地,藏个人还是没问题的。只要你军队没踩在上头,日本兵的刺刀没戳着,就算我的,躲过去了。相反就算你的。所以日本人‘拉网’,也是把藏着的人像赶羊似地往一块赶。几千几万人。这里头有不少咱们的干部、战士,都带着家伙,谁也不愿坐而待毙,瞅准了打几枪,老百姓跟着往外冲,鬼子就拿机枪扫……”

“要说还是汉奸可恨。日本人根本搞不清谁是本地人,谁不是本地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长的可能都差不多。50年我们去朝鲜,可体会到这一点了,觉得朝鲜人长得怎么全一样?异民族军队作战,也有许多困难的。当然,战争的性质不同。”

25月11日至15日,“拉大网”(5)

…………

其实,日本人和日本人也不一样。像110师团这样的守备部队,在冀中地区驻扎了很长时间了,对冀中的风土人情、地形特征自然要了解得多一些。而像41师团这样的野战兵团,对冀中的了解当然就差了。故而日军110师团参谋长中村三郎少将在总结“五一”“扫荡”作战时,曾指出:“ 我作战主体兵力,是新近到来对###作战经验少的兵团,但此次作战的目标是推进治安工作,倘为现地兵团增加兵力,使之支持作战,或可取得更大的效果。”

他的意思是说,要是以对冀中有更多了解的部队为主进行“扫荡”,效果一定会更好。

不过,不论是什么守备部队,还是什么野战兵团,都比不上汉奸对冀中的了解。这些汉奸,一听口音,就知道你是滹沱河南人,还是河北人,一看举止,就知道你是不是庄稼人。这是日本人,哪怕是日本人里的“中国通”也很难做到的。更何况,谁家有人在八路军队伍里,谁是村里的抗日干部,日本人要没汉奸帮着,根本不可能弄清。所以冀中人一提起汉奸,无不咬牙切齿。而日本人对此却十分重视这些汉奸,花了很大的力气,把汉奸们识别谁是军人,谁是百姓这一套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规律性的东西,并写成文字,作为“###要则”,下发部队。例如日军下发的《扫荡剔抉###根据地的参考》一书中,有如下的内容:“集合民众,连续进行‘立正’、‘稍息’动作,或在谈话和休息时,出其不意发出口令,根据其瞬间的动作,便可判明是一般群众还是###。”

“讯问出生年月日,回答‘公历某年’而不说民国年月日者,多数是党员。”

“党员对党外事项能够答辩,但转问有关党的事项时,沉默不作声者居多。”

“穿着便衣的人员,多数衣服不合体,也有脏的地方与一般群众的不同。另外,衣服上往往沾有不是当地的土。”

日本人费尽心机,要弄清谁仅是一般百姓,谁是党员或军人。当然不是为了抓几个小排长、小连长,那都是些“小鱼”,日本人当然希望能抓到混迹于百姓中的“大干部”,那才是“大鱼”。因此,一些级别较高的干部,如果被日本人拉到网里,就更危险了,因为他们是日本人最感兴趣的目标,另外,认识他们的人也很多,其中只要有一个告密,就麻烦了。

■“回抗会”主任被抓去干活,“苦力顶好顶好”

在林业部一间安静、简洁的办公室里,原林业部副部长马玉槐老人与我们交谈了整整两个上午,老人很健谈,谈起冀中,谈起“五一”大“扫荡”,更有说不完的话。这两个上午,我们基本没问多少问题,只是静静地听着、记着。

采访马玉槐记录。

马:我在冀中,是冀中回民抗战会主任。这是冀中区的一个群众团体,平时跟着冀中区党委活动。就先说说冀中的回民吧。

冀中的回民,估计有七八万,这数不准。

对外说是20万,那是夸大了。就像一说冀中,是800万人民,其实没那么多,但也不会少于500万。妇救会的一说,400万妇女,800万一半,可不就是400万,也没那么多,宣传吧。

冀中的回民,大都分布在水路交通线上,在城镇的多,纯农村的很少。定县、献县农村有一点。因为民族压迫,回民占有的土地少、差,只好到城镇里谋生。谋生手段,你们都知道的,主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