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2/4页)

竟是令南城门转危为安。

而此刻的南城墙上,大理皇帝段素廉手中铎摩那剑所到之处无人能挡。守卫城池的禁卫军虽然只有五千之众,见到皇帝如此奋勇杀敌,个个都是舍生忘死,拼死搏杀,只杀得攻上城墙的六千叛军节节败退。

有叛军此时恰好瞥见“时轮金刚”帝洛巴坠落城下,惊恐之下不自觉喊了一嗓子:“快撤啊。”喊罢挥刀逼退身前缠斗的禁卫军,纵身跃上城墙垛,顺着云梯往下溜去。

有人带头逃跑,立时就像传染病一般,攻上城头的叛军纷纷扭头逃窜。

禁卫军们借机追杀,结果上到城头的六千叛军留下一小半尸体,只逃走了不足四千人。这些叛军下到城墙角,和城下叛军汇合一处,犹如潮水般退去。

大理皇帝段素廉从南城墙上到城门楼,和阳云汉,梵苦,梵集汇合。

段素廉浑身是血,脸色苍白,却难掩喜色:“幸亏阳壮士提醒及时,我们还来得及相救,否则只怕这羊苴咩城已经被叛军攻破了。”

说完这番话,段素廉突然站立不稳,一屁股跌坐地上。原来他内伤未愈,又力战半晌,终于是力竭跌倒。

阳云汉见状,闪身上前,以手抵在段素廉后背,运气渡了过去。

以阳云汉的绝世内力,段素廉自然是受益匪浅,只过得片刻,段素廉苍白的脸色已经有了一丝血色。

阳云汉收掌而立,段素廉起身施礼,满脸感激之色:“多谢阳壮士援手。”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禁卫军跑上城门楼,仓惶禀报道:“圣上,大事不好了,叛军从东面洱海登岸,已经杀入城内。”

在场众人闻言都是大惊,段素廉追问道:“洱海边不是有一千水军镇守么,为何还让叛军轻易登岸?”

那名禁卫军慌忙回道:“启禀圣上,那叛军准备的船筏竟然比我军还多,一千水军不敌叛军,被打散了。现如今这些叛军已经攻入城内,清平官大人率领一千禁卫军正在奋力抵抗。”

话刚说到这里,羊苴咩城内突然出现冲天火光,看方位正是皇宫所在。

阳云汉和大理皇帝段素廉互看一眼,均是心中明白,这定然是叛军预留的后招,声东击西之后,又暗度陈仓,攻入到羊苴咩城内。

段素廉神色凝重:“阳壮士,为今之计,看来只能留下少数人马镇守南城,朕再带兵进城与城内叛军决一死战。”

不等阳云汉回话,城下突然传来隆隆战鼓声。城门楼上众人连忙向城下看去,只见已经退去的叛军又重新卷土重来。

叛军看上去足有两万之众,最前面两人骑在马上,其中一位正是身披袈裟,右手重新捧着活鱼的“时轮金刚”帝洛巴。另外一人身着光鲜战甲,腰跨宝剑,外罩虎皮袍,脸庞消瘦,皮肤黝黑,颌下有须,年约五旬。

看到此人,大理皇帝段素廉双目好似要喷出火来,高声呵斥道:“杨德忠,朕待你不薄,你却勾结帝洛巴上师要挟于朕。朕已经一再妥协,但求你们能放过我大理段氏和大理黎民百姓。只是万万没料到杨德忠你狼子野心,竟为了一己私欲,悍然发动叛乱,就不怕祸连九族么?”

城下杨德忠兀自洋洋得意,听到段素廉喊话,仰天一阵大笑:“段素廉,你们段氏窃取我大义宁国权柄这么多年,也该归还给我杨氏了吧?没想到你们还有些真本事,竟能识破我和帝洛巴上师谋定的声东击西之策。

不过,这样也是枉然,你没料到我们还有暗度陈仓的后手吧。看那城中火起,我大军已经攻入城内,羊苴咩城破就在眼前。”

说到这里,杨德忠又是一阵哈哈大笑:“段素廉,你若是此时降了,我还能留你一条活命。若是一意抵抗,只怕会落个城毁人亡,片瓦不存的下场。你不是自诩仁义之君么,为何还要这么多人为你陪葬呢?”

段素廉听到这番话,神色一黯,心知杨德忠说的不错。南城墙上只有不足五千守军,若是分兵去救城内,南城墙定然不保。若是不去救城内,眼看城内火光四起,已经不止皇宫被焚,城破也只是迟早之事。

想到这里,段素廉一声喟叹:“也罢,杨德忠,我将帝位禅让于你。只盼你能善待大理国臣民,莫要再伤及无辜。”

听到这话,受伤梵集急的连连咳嗽,脸憋得通红,说不出话来。梵苦摇头说道:“段素廉不可如此啊。”

阳云汉在一旁却没有开口说话,心中暗道自己武功虽略胜过“时轮金刚”帝洛巴,却也无法以一己之力挽回这场败仗。

城下杨德忠这时又是一阵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