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2/4页)

的叶霍村。小康这次见到他,印象很深,不仅因为叶克飞和他一样有一副挺直的鼻梁,还因为他的眼神。

叶克飞懒散的眼神底下,有一道深沉的光束。

后来明棋在西凉市与人喝酒,谈到学校的一幕,说他怎么也想不到,多年以后,叶克飞成了啸聚一方的大哥。

当年的人、当年的事,谁又能猜得到呢?

只知道大雪纷飞的午后,一次邂逅,两个男孩偶然相遇。沉默片刻,似乎无话可谈,于是叶克飞侧过身,让开了。小康慢慢走过去。

他走过去之后,听到一间教室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声音在雪中飘荡良久。尽管小康听不懂那首诗的全部意思,但不知为什么,他竟流出了眼泪。

第六章 少年暴徒(1)

宋先生看到小康眼角的一滴泪,亮晶晶的,凝结成一道闪光。

宋先生倒了杯茶水,递给小康。

小康双手捧住。茶杯是墨绿色,斑斑驳驳,像老屋的墙壁,杯沿积着茶垢,捂在手里很暖和。小康嗅着茶叶的气味,手指微微哆嗦,这是他第一次喝茶,虽然是粗制的砖茶。

“娃儿,你怎么了?”

()

“我听到他们念书。”小康低着头。

宋先生凝神听了听。窗外的读书声还在飘荡,学生们反反复复诵读那首诗。

“你喜欢听诗。”宋先生亲切地笑了。

“我……听不懂。”

“那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诗,题目就是《草》。你喜欢哪一句?”宋先生问。

小康窘迫地耸起肩膀,腰弯下去,几乎贴到膝盖上。

宋先生从上衣口袋抽出钢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小康谨慎地喝了口茶水,苦涩的味道让他皱了皱眉头,他又喝了一口,适应了那种感觉,不禁咂了咂嘴巴。

小康偷眼打量办公室。房屋很旧,紧闭的窗户上只有一半玻璃,另一半糊着报纸,报纸已经泛黄,透进微弱的光亮。墙上贴着几张奖状,边角绽裂。屋子中间放着一只炉子,烟囱从门框伸出去,四周仍有逼人的寒气。一墙之隔,便是茫茫雪地,从外面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

宋先生停下笔,把那张纸递给小康。“拿着吧。”

小康接过来,纸上写着四句话,他猜得到,这就是宋先生说的那首诗。他看了看宋先生,又低头审视良久,然后指着“一岁一枯荣”,说道:“这是‘一’字。”

“哦?你识字?”宋先生有些惊喜。

小康害羞地笑了,耳垂变成了半透明的红色。“我在教室外面听过。”

“嗯,好好。”宋先生拍了拍小康的胳膊,“你还认得哪个字?”

小康指着“春风吹又生”,说道:“这是‘生’字。”

“好好,”宋先生使劲点着头。“一,生——这两个字很重要。”宋先生有些激动了。他从小康手里取回那张纸,在背面写下“一生”,然后在旁边加了个字。

“这是什么字?”宋先生问。

“人。”

“对,对对。”宋先生扶了扶黑框眼镜,“人的一生,和这首诗里说的一样,有起有落,有艰难、有幸福。就像荒原的野草,现在遇到冬天,下着大雪,可它们在坚持,只要坚持到春天,就有新生命。”宋先生望着小康,“你懂了吗?”

小康全神贯注地听着。他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他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明白的。

“你现在跟我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小康慢慢念着,但他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耳边只有脉搏的轰鸣。他的眼泪又流下来,模糊了视线。

宋先生把那张纸叠好,递给小康。“给你的。”

小康接过来,揣进怀里。

宋先生喝了口茶。“小康,以后你就来听课吧。我跟校长说了一下,反正教室里空位子多,你坐在里面……”

小康猛地站起身,宋先生惊讶地闭住嘴巴。

“干爸不会让我来的。”小康木然地说。

“这事由不得他,”宋先生很严肃,“不能再耽误了。”

“我要放羊。”小康说,“干爸不会让我来的。”

“哎?你这娃子,”宋先生沉着脸。“你不是在教室外面听过课吗?”

“不放羊的时候,我跑到学校听一听。”小康喃喃地说,“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