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5页)

空有羡鱼情。

【注解】:

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赏析】: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洞庭湖诗中之佳作。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舟楫、垂钓、羡鱼都不离眼前的湖水,巧妙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的干谒求仕之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纪昀评此诗说:“以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孟浩然

(689…740),襄州襄阳人。年轻时曾到吴越漫游,后到长安,应试不第,退隐故园,以诗自娱,五十二岁病死。有《孟浩然集》。孟浩然善于用五言诗描绘山水和田园景色,他是唐代第一个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淡雅自然,善于用白描笔法绘出一幅幅天然图画。

与诸子登岘山

五言律诗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注解】:

1。岘(xian4)山:又名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

2。代谢:交替,轮换。

3。胜迹:指上述堕泪碑。

4。鱼梁: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5。梦泽:云梦泽。

【赏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两句揭题,从大处从宏观落笔,平凡真理信手拈出。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两句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此诗把历史与现实、写景与议论融为一体,清远自然而又深沉感人。

宴梅道士山房

五言律诗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

搴帷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

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

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

何惜醉流霞!

【注解】:

1。搴(qian1)帷:揭起帐子。

2。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

3。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

4。金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5。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实。

6。“童颜”两句:意谓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流霞,仙酒名。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这里也指醉颜。

【赏析】:

诗以隐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色彩浓丽,格调轻快俊诵。

岁暮归南山

五言律诗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

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注解】:

1。北阙:《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

2。敝庐:破败的家园。

3。“青阳”句:意谓新春将到,逼得旧年除去,青阳,指春天。

4。虚:空寂。

【赏析】: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以自怨自艾的语气抒发了现状的不满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