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乔先生瞥了一眼顾茗的黑眼圈,点了点头,侧开了身子让顾茗进去。

这时,住在乔先生对面的秦升打开了方面,正好看到了站在门口处的顾茗,不禁好奇的问道:“怎么了?”

“我有事情想要问问乔先生。”顾茗想了想,还是对秦升道:“就是关于昨天我在林海摊子上买的那个黑漆漆的玩意儿。”

“那个东西。”秦升扫了顾茗一眼,试探性的问道:“其实我对它也挺好奇的,不知道我能不能听听?”

顾茗想着如果那东西真的是她想的那样,如果要出手的话多半还是得靠秦升,她现在也算是被绑在了秦升的船上,秦升还说了要帮她成为薛老的徒弟的,所以也就同意了。

倒是乔先生见顾茗同意了秦升的请求,视线不禁在两人之前转悠了一圈。

进了乔先生的房间之后,顾茗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将昨天仔细研究过了的C型物体给拿了出来,轻轻的放在了房间里的桌子上。

“这个东西一开始的时候我没有看出是什么,只是觉得它的样子有些奇特看着顺眼就买了下来,昨天晚上我回房间之后又仔细的看了看,心中个想法,只是不太确定,想要问问乔先生。”顾茗一脸郑重的看着乔先生。

乔先生点了点头,二话不说的上前将C型物体拿在了手上,仔细的看了起来,同时开口问道:“你昨天研究了一下,觉得这个是什么东西?”

“我觉得它很像是红山文化的玉器。”顾茗回道。

“你说它是玉器?”一旁的秦升突然开口道。

那东西他是和顾茗一起去买的,当时虽然没有拿到手上仔细的看过,可这东西黑漆漆的,看上去还有点像是生锈的铁块儿,他怎么也没有往玉器那方面想。

顾茗点头:“就这么看着它的确不怎么像是玉器,可是从种种迹象来看,我觉得它应该是,只不过它的表面又一层皮壳,让人看不真切罢了。”

乔先生倒是没有执着于C型物体到底是什么材质的,而是看着顾茗问道问道:“你为什么觉得这个是红山文化的东西,红山文化的玉器出土目前存世的真品可不多,仿制品倒是一大堆。”

“我会这么认为,自然是这东西自己告诉我的。”顾茗往前两步,走到了乔先生的身边,指着乔先生手中C型物体中间的那个小孔:“乔先生你仔细看看,它的这个小孔呈现的是外大里小的蜂窝状,这个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第一百七十九章 巨大的满足

小孔?

乔先生闻言,立马将注意力转移到了c型物体的中间的小孔处。

“这个小孔不是一次钻透的,而是分成了两次对穿形成的,仔细往里面看,可以看到小孔时成外大里小,而且里面的是蜂窝状的纹路。”顾茗顿了一下,又接着道: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那个时期工具落后,制作玉器等物品的人一般来说都是利用动物的骨头作为工具进行双面对穿,乔先生你也看到了,这双面对穿的小孔中心对不准,有了所谓的台阶痕迹,加上小孔呈现外大里小的蜂窝状,是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特征之一。”

“没错。”乔先生很仔细的听着顾茗说话,待顾茗说完了之后又接着道:“它的小孔会变成这样,就是因为钻孔的工具一边使用一边耗损的缘故,这个小孔的四周可以看见粗砺的螺旋纹,这个在现代的工匠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用动物的骨头去钻的,用的应该是小型刀具,尽管也可以双面对钻,但是留下的螺旋纹相对来说更为细密,不是红山文化的特点。”

“就凭着一个小孔你就判断这个是红山文化的东西?”秦昻又出声问道。

顾茗回头看了秦昻一眼,耐心的解释道:“光凭着这一点我当然是不敢这么判断的,这要是被王教授知道了,那还不得把我给骂死!”

“的确是老王的作风。”乔先生轻笑,对着顾茗道:“你接着说,还有什么发现。”

顾茗收回了自己的视线,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又接着道:“因为这个东西的外面可能又一层皮壳,看不真切下面的东西,所以我也只能模模糊糊的说个大概。要判断这个到底是不是红山文化的玉器,除了刚刚说的小孔之外,还得看它的工艺。”

乔先生点点头,示意顾茗继续往下说,而秦昻此刻也注视着顾茗,静待下文。

“红山时期的工艺从总体上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