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行,没问题,我一定准时送来。”夏晓晴写了订金收条给周掌柜,然后拿着订金高高兴兴地回了刘家村。

夏家养殖场现在是由刘家两妯娌全全负责,现在养的家禽不多,场里的活一个人就能做的完,二娘子每个月付这么多工钱让她们很是愧疚,所以干得是更加认真了,为了给二娘子省钱,还常常去镇上捡菜贩丢弃的烂叶回来。

夏晓晴也知道她们全心全意帮助自己,也想帮他们改善一下生活,就去香料店买齐了大料熬成了卤汁,教刘家人学会了做卤鸡蛋,让他们趁赶集的时候拿到集市上去卖,并且又按批发价将鸡蛋赊给刘家,让他们卖了再付钱。

第四十七章 人工孵化

养殖场的事有刘家两个嫂子打理,销售送货事宜由二郎负责,基本上不需要夏晓晴操心,所以她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家禽幼仔人工孵化技术的研究上。

夏晓晴记得以前看过的一片文章上说过,母鸡抱窝时的恒定温度是三十七度左右,人工孵化的技术关键就是控制孵化温度。那篇文章上还写了油灯孵化箱的原理,但是夏晓晴压根没想过自己会有孵小鸡的一天,当时就粗略的扫射了一遍没有仔细阅读,夏晓晴现在想到都觉得后悔,早知道那时就应该把文章多读两遍才对。

夏晓晴回忆了大半天,还是没能想通油灯孵化的原理,只好放弃这个想法,拾人牙慧也是不这么好捡的。既然放弃了油灯孵化箱,夏晓晴就只能从恒温三十七度下手,夏晓晴想了很多保温的方法,结果都不太现实,最后只有把主意打到卧室里的炕床上。

炕床用火升温,能很好的保持温度,夏晓晴把秸秆和干草铺在炕席上,把选出的种蛋挨个放好,又盖上一层秸秆,然后倒扣上二郎专门编好的扁竹筐,最后在竹筐上盖一层薄被,人造鸡妈妈就这样做成了。

因为古代没有温度计,确定不了三十七度到底是多热,夏晓晴专门买回一只正在抱窝的母鸡,把鸡窝安放在炕床边,每天做温度对比实验,经过十几天的对比,夏晓晴基本掌握了大概温度。因为夏晓晴的孵化实验,夏大姐和妞妞被迫挪窝了,而夏晓晴为了就近观察,还是留了下来,还好炕尾的温度比较低,盖床薄被也能忍过去。

夏晓晴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小鸡的孵化上,废寝忘食的过了二十一天后,在夏晓晴差点变成斗鸡眼时,第一只小鸡终于破壳而出了。看到那只小鸡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夏晓晴心情那个激动,好像看见了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次夏晓晴一共使用了二十枚种蛋,最终孵化成小鸡的只有十一只,成功率并不太高,只不过这是夏晓晴第一次孵化,就能达到这种水平,已经她让很高兴了,以后再多试验几次孵化成功率肯定能更高。

掌握了大概技术后,夏晓晴就决定迅速地把它投入生产,至于孵化成功率就只有在实践中成长了,夏晓晴充分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夏晓晴仔细思考过后,还是决定把这个孵化的工作交给刘家人,自己在前世已经习惯了统筹管理合理分工,夏晓晴知道自己不是个有耐心守着孵蛋的人,之前孵蛋的二十一天差点让自己活活闷死,每天只能呆在卧室里守着炕床,确实太折磨人了。

夏晓晴把自己用炕床孵出的小鸡,带到养殖场给刘家人看了,刘家人感到十分惊奇,他们从没听说过不用母鸡就能孵出鸡仔。

“刘大哥,我过来就是想跟你们商量这人工孵化的问题,我想让你家专门帮我孵蛋,我在家已经试过了,只要保证恒定的温度,就能用人工的方法孵蛋,这样就不用等母鸡抱窝,而且每次可以孵化上百枚种蛋。”夏晓晴在心里大概一算,继续说道:“以后你家就帮我孵蛋,每孵出两个蛋我给你们一文钱。”

刘大贵听闻二娘子又要付钱让自家做事,连忙摆手摇头拒绝道:“二娘子,你不用再给钱了,你雇了孩子他娘和他二婶,每个月还给这么多工钱,这孵蛋的事本来就是它们应该做的,还给啥钱啊。”

“这不一样,我雇大嫂子和二嫂子是帮忙喂养家禽的,这孵化又是另外的事,当然得另外付钱了。”这孵蛋可得长期守在一旁观察温度,每天都离不得人。夏晓晴根深蒂固的现代思想,让她做不出剥削劳工的事来。“只是,刘大哥,这人工孵化的技术现在只有我知道,以后你家帮我孵蛋,还请你一定要帮我保密。”

刘大贵看了几个弟弟一眼,说道:“二娘子,这孵蛋的事我们会好好帮你干的,而且我们肯定不会给外人说的,只是我家受了你这么大的恩惠,还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呢,你让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