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小山东趴在工事里遥望着敌方阵地,他困惑的表情说明他还没进入状态。

马卫东潜伏到山谷里那个小村落里了。老赵暂时充当了小山东的“搭档”,他擦着枪,瞥一眼小山东,不免担心。这还是个孩子。

他也望望对面不远处山头上的敌方阵地。

这时小山东说:老赵,他们和我们长得一样。

老赵说,外部包装一样,里面不一样,咱们长一颗人心,他们长的是狼心,狼心狗肺,白眼狼。

小山东沉默了。他寻找阿列的身影,阿列伏在不远处的工事上,一动不动,端着半自动步枪向前方瞄准,好像随时准备射击。

小山东也把枪架在工事上,瞄准了前方敌人阵地。

老赵说:小心点,别走了火。报仇的时候还没到呢。他声音很大,阿列也好像听见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把脸从枪后面转了回来。坐在工事里,眼睛里反射出一种压抑的恨意。

高鹤开会去了。

在阵地下方,有一条现成的公路,1号公路,可以通过友谊关直达越南。但是已经布满了地雷,而且地处峡谷,正好是越军打阻击的好地方。

另外还有两条路,其中一条通往4号公路,同样通往越南,同样被越军布满了地雷。

这两条路都是过去中国援助越南时中国运输车和秘密援越部队经过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度亲如一家的中越友谊的见证。

但是现在,却兵戎相向。

还有第三条路,说它是路不如说是羊肠小道,勉强可以通过轻装步兵。如果要使用坦克部队必须紧急拓宽道路。

连长回来后,大家都更清楚了更具体的进攻方向——同登。

第二节 战前训练

欲下越南,必下谅山,欲下谅山,必下同登。

同登,距我友谊关4千米,扼中越之间主要通道,公路向西北至高平,东南通谅山,西南达太原,铁路可到河内,自古以来即是越北的军事重镇,素有谅山“要塞门户”之称。同登东边扣考山,西南是陡石山区,紧扣着从同登到太原的唯一公路。西边339高地和法国炮台则扼守着从高平到谅山的唯一公路。东南方向的探垄盘踞着从同等到谅山的铁路和公路。盘踞在同登的越军是第三师12团和配属该团的独立205营,公安12团营及第三师高炮营,另外还有第二军区166炮兵团及当地地方武装。

连长高鹤拧着眉头跟战士们说:这个所谓的金星师,有句口号: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去过春节。大家说说什么感想!

7连的战士们眼里都冒火了,周正第一个骂起来:放他妈的一百八十个屁!其他士兵也纷纷攘攘,这个说,狗日的太狂了!杀他个狗日的!那个说,他妈的白眼狼活得不耐烦了!都突突了!

高鹤说,好,他号称英雄团,咱们也不是吃素的,过不了几天就让他们尝尝咱们的厉害。

战士们摩拳擦掌,但是还得先耐住性子等一等。

越军在前沿构筑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坚固阵地,单靠步兵的阵地攻坚,攻克难度非常大,所以坦克部队必须走在前面。

但是通往同登方向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首先得把它扩建成野战军路,才能进攻。在野战军路建成通车之前,进攻日期变得扑朔迷离。

这段时间对于士兵们关键之至,都是没上过战场的兵。无论新兵老兵,有很多人当兵不是为了打仗,有的为了躲避下乡当知青,有的为了谋个好出路,虽然唱着“有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要上战场”,但很多人即使面对了战争,他们也没有上战场的心理素质。那都是要磨练出来的。

但是对于某团七连一排来说好像没有这种后顾之忧,因为他们的排长仿佛就是一个战争狂。他疯狂的训练着他的士兵,因为战争的到来而兴奋得满面红光。他象魔鬼一样训练着他的战士。他比高鹤还狠。他一排不是尖刀排。但是石勇显然已经把一排当作尖刀排使了。除了跟随团里一起进行排进攻、连进攻、营进攻训练,排里班进攻训练总是比其他排做得多。电影队来了,每天都在放映那几套老电影,“英雄儿女”、“南征北战”、“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别的排去看电影了,一排还在打靶场打靶。当有人提出异议,他就说,我们是一排,不是别的什么排。现在多流汗,打起来就少流血。好像一排真得非常与众不同一样。

小山东仍然是训练中最努力但是成绩最差的一个,也成了石勇训斥最多的一个。

高鹤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