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一些老房子,弹痕累累,满目疮痍,记录着当时激烈的巷战。

谅山,位于直面中国广西的越南北部,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内的屏障门户。谅山市周围被扣马山、巴外山等山岭及一系列高地所环抱,地形十分险峻;市区则分为南北两部,以横穿而过的奇穷河分界。如果要在越北用兵,谅山正是锁钥之地。守住它,可将来敌挡在越北山地;拿下它,便一马平川,直取河内。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处是必经之地,然后传檄可定。

3月1日上午,我军集中了300余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几万发倾斜在谅山市区。随后,我军分兵数路,以我们主人公坐在的师为主攻,其一团主力沿铁路向谅山奇穷河大桥实施主要突击,一部兵力沿铁路西侧展开向谅山北市区攻击;另一团沿279高地亦向奇穷河大桥攻击前进,协同兄弟团歼灭铁路以东、谅山以北地区之敌。另有其他两师则紧靠我师左右两翼协同进攻。

越军3师依托防卫阵地节节抵抗,猛烈程度堪称空前,其炮兵部队竟与中国炮兵打起了对攻,谅山之战成为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最激烈的战役。

要进入谅山首先得攻下大小石山三清洞。

大小石山三清洞至今仍然是中国旅游社向您推荐的跨国旅游的重要景点,它们分布在通往谅山的铁路两侧,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天然溶洞,当年越军就是利用那些天然溶洞构筑了大量类似法国炮台那样的坚固工事,并且分布了高射炮、高射机枪和重机枪组成密集火力封锁我军进攻道路。由于进攻正面有宽约1000米的开阔地,敌利用石山自然洞、坑道组成三层交叉火力抗击,激战一天一夜无进展。

当时团长都疯了,红着眼睛吼:1营长!你明天再拿不下小石山我就毙了你!你就知道撵着孩子往上冲!你脑袋是木头疙瘩的!

一营长是团长的老部下了,老团长从来没这样毫无情面的怒骂过他。

不过是该骂,眼看着活蹦乱跳的战士们倒在敌人的炮火下,鲜血染红了土地,他的心象被扎了刀子,痛苦万分。

原以为越军金星三师孤立无援,必当势如破竹,没成想他们那最后的血本作最后的拼死抵抗。低估敌人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此时以战士的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深深烙在了所有指战员心里。

张晓军此时已经升任为一排排长,周正为三班班长,老赵是三班副班长。这是他们417高地战斗后的嘉奖。

对于职位的升迁张晓军不动声色,他知道,职位越大,责任越大,战斗中获得的升迁不值得炫耀,因为那牺牲的战友给铺垫的。当一营长被团长骂得体无完肤时,他正在琢摸怎么摸到敌人阵地前沿做个实地侦察。

一排作为尖刀排伤亡很大,全排在上次扣马山战役时就剩的差不多了,补充了些新兵,但是一开打,先死的都是新兵,现在还是差不多上次剩的那些人,老三班的班底也降低到了6个人,新补充的兵力还没到,如果这样耗下去,所有的牺牲都白费了。

看着寥寥的战友,全排都陷入了沉默。

夜幕降临,浓雾密布,南方的天气真是让北方长大的小山东大刘周正他们受够了,但没想到这次却帮了他们一个大忙。

不甘寂寞的张晓军找来了阿列,阿列,你打猎遇到凶猛野兽怎么办?

阿列说,现在都有霰弹枪了,过去我们寨老猎手要是打豹子,都要踩好点,在它经常走动的地方放上一只受伤的羊,把豹子引来,等他吃食的时候下手。

张晓军点点头,真有智慧阿。

他说我们今晚也去踩踩点去,明天逮他个大豹子!

阿列说,好!

两个人消失在浓雾中。

小山东问大刘,小张班长呢?他还是把张晓军叫做小张班长,其实他以后也一直把张晓军叫做小张班长,不管他以后成为连长、队长还是少将。

大刘嚼着茅草根:他 又要搞个动静了。

老赵呵呵笑着:这个小班长花花点子不少,跟着他打仗来劲。

大刘说:别来劲不来劲的,你今年该退了,悠着点,打完就回家抱孩子去吧!

老赵说:你太小瞧我了,我都老兵油子了,你倒是省点力气,给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