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后面跟踪士兵的那一队人停了下来,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撤退。

可是已经晚了,尾随他们的士兵突然闪现,大喊着:缴枪不杀!(越语的)冲锋枪也喀喀喀的响起来,手榴弹也扔了过来。

那一队越军一边还击一边退到了跳蚤窝里。

才一进山谷,炮弹、高射机枪、步枪统统响了一起来,越军以令人吃惊的反应速度隐蔽、反击,但很快也死伤大半,因为四周的火力实在太猛了,再加上后面堵截的枪炮,越军就这样玩完了。

原来张晓军故意让巡逻小分队坚持数天走同一条道路,吸引越军注意力。阵地后侧左翼刚刚犯险,越军肯定要换进攻思路。张晓军从敌军的思路考虑,伏击巡逻小分队,抓俘虏可能是越军的第一选择。他让巡逻小分队当诱饵,同时派人悄悄潜伏到巡逻小分队的路两旁,一有动静马上行动,把越特引诱到跳蚤窝,包他们的饺子。

行动很显然成功了。但是也惹恼了上级领导。

张晓军把电话听筒放到离自己头部一尺远的地方,还能听见高鹤的骂声:你以为弹药是从地里自己长出来的?那是我们的工兵冒着生命危险扛上去的?你杀几个越南兵动用几个班的兵力! 由你这么干的吗?连炮兵都让你改成步兵了?真以为你是巴顿啊!

张晓军把听筒悄悄放在一边,等着高鹤的怒火过去。

过了一会儿,高鹤那边吼:张晓军!你这个队长还想不想干了?在听吗?赶紧给我回话!

张晓军赶紧捡起话筒:营长,我听着呢。

高鹤说:马上写报告给我!越详细越好!

后来给了张晓军一个处分,给了整个边防分队立了一个三等功。

周正和马卫东最后争辩谁毙的人多,最后发现他俩一样多,论射击成绩最好的还是阿列,不过阿列没算在他们打赌的局里,这样下来他俩算是平手。最意外的是小山东,他竟然用火箭炮一炮击中两个。其实根本没法从越军尸体上的子弹统计是谁的,因为过多的子弹都集中在不到十个人的越军身上,每个越军尸体都打成了马蜂窝的一团烂泥。

无论怎样,其他班的战士们心理都平衡了。都遭上级批了一顿,又表杨一番,这下和张晓军的边防分队真正磨合成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兄弟部队了。

可以说到此为止,张晓军他们的边防分队的幸福时光告一段落了。因为此后引发的一系列所谓的局部摩擦战斗和艰苦的阵地防御生活开始逐渐肢解每个人的意志,无名英雄们的战争生涯进入了一段枯燥的沉淀期。

第九章 猎狼 第四节

越军特工连接两次骚扰没有成功,他们恼羞成怒,在跳蚤窝围歼战不久竟然用大炮轰炸阵地了。在3月5日之后,越军一时不敢用正规军侵袭我军边界,我军和越军正在谈判,国际舆论也督促两国尽快结束战争状态,中越战俘交换正在交涉中。因此虽然中越边境不太平,充满火药味,但是都是局部小面积摩擦,都尽量不使用常规重型武器,可是在离友谊关咫尺之遥的**界碑阵地竟然遭到了越军的炮火袭击,说明越军真急了。

炮火轰炸了十分钟,阵地上的土纷纷扬扬落了一层,我军的观察哨所也被炸了,工事也被损坏。

炮火刚停,张晓军抖抖身上的土,就给老炮打电话:该吭声了怎么一个屁也不敢放?

老炮在电话里吼:已经预备好了!正在计算射击诸元!你他妈的安静点!啪的把电话挂了。

大家也都从防炮洞里钻出来,把手榴弹和手雷都预备好了,准备痛打反扑的越军。高射机枪班哗啦啦扯着一挂挂子弹,后无坐力炮班都把炮弹填好准备发射。

但是奇怪的是,等了半天,并没有越军爬上来。这让绷紧了神经准备大干一场的战士们觉得非常没劲,靠,白眼狼耍人玩哪!

张晓军说,不能放松戒备,注意警戒。他趴在工事上拿望远镜往对面越军阵地上瞭望,还是那些垃圾,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难道这是佯攻?不好!

张晓军命令:周正带一个小队支援后面右翼,多带手榴弹!

周正嗷嗷叫着带着几个人到后面去了。

阵地后侧右翼,也就是张晓军扮演越军第二次搞演习潜伏的地方,那个地方平坦没有隐蔽物,有人影大老远就能看见,因此张晓军仅在那里设了一个哨位,埋了地雷,防御最为薄弱。如果越军趁刚才炮火准备作掩护,把地雷阵破了,很容易攻入我阵地。

张晓军看 周正走了,心里还不踏实,又让高射机枪班和无后坐力炮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