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能干得很出色。”当然,最近很多人对去大公司工作怀有抵触情绪,但能在那些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大企业工作,确实能让人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选择MBA留学

寻求海外发展

在松下一年一度的员工与老板的面谈记录中,有一项是让员工填上今后职业发展的愿景。我在焊接机事业部的时候在那一栏填的是“出国留学”,但当时不过为了消除工作上闭塞感,觉得出去留学也挺不错的,其实愿望并不很强烈。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8)

没想到,填表后不久,我就被人事科的科长叫去了。他不由分说地把我从生产线上拽出来,并且劈头就是一顿骂,“所有人都在忙着干活,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从此,我就断了出国留学的念头。当然,现在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辞掉工作自费出国留学,但对当时的我来说,一方面没那么强烈的欲望,一方面也对这样冒险的做法敬而远之。

然而,转到特殊项目室来与美国公司的人共事以后,我开始对自己仅仅拘囿于日本的狭隘做法产生疑问,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扩展国际视野,并萌生了要去数码技术发达国家进修的念头。

当时,松下为了把员工的实际生产与理论学习联系起来,每年都有20个去名牌理工院校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进修的名额。当时我也开始考虑要争取那个机会。

我向公司正式递交了申请书之后不久,有一天与特殊项目部的部长一起去美国IBM公司出差。同行的虽然还有几个人,但幸运的是我终于等到了一个跟他两个人单独待在工厂的机会,这可是提出留学麻省理工要求的绝好时机啊。我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说了出来:“请派我去进修吧!”部长微笑着认真地看着我,然后说道:“哦,你一说我倒想起来,你已经递了申请了是吧。现在还不能决定,但我会认真考虑你的。”

那以后我又多次向部长毛遂自荐,因为必须有所属部门的推荐才有候选资格。我认为自己对工作比谁都更加积极热心,并且也确实对部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更加积极地向部长推荐自己。部长是个明事理,对有抱负的年轻人愿意加以栽培的人,他乐于把自己所知的都传授给属下,让部门内部变得充满活力。他还与麻省理工的教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个公认的国际派。

有一天,我被叫到了部长办公室。部长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樋口君,你愿意去商学院吗?”说完就开始耐心地向我解释:“你就算去了工科院校进修,回国时也已经三十二、三岁了,已经可以胜任管理的职位了。并且好不容易去国外学习了技术,一回来就要离开研究工作,不是很可惜么。倒不如去商学院,能对你以后的管理职位有所帮助,你意下如何?”

他说我如果有意接受这个提议,他可以向公司推荐我。说实话,听到那番话的时候我对商业不甚了解,难以做出决定。但对部长的良苦用心却是深感谢意。

回家的路上我买了好几本留学方面的书,急急忙忙翻阅商学院的讲义内容,这些知识对出身工科的我来说是一个未知领域。商学院就是开设经营管理研究生课程的大学,旨在培养未来的企业经营者或机构领导,教授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商学院毕业生又叫做MBA(工商管理硕士),所以也被称为是“MBA留学”。

看完书以后,我完全被商学院吸引住了。仔细想想,我与IBM公司合作之后所渴望的,其实并非技术,而是管理方面的相关能力。正如部长所言,既然终究要做管理者,不如先学习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向部长表达了想去商学院进修的愿望,部长推荐我为MBA候选人。此后又经过了数次公司内部选拔,1988年10月,我终于争取到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

部长是我事业上的大恩人。他身为一个项目事业部的部长,这样的身份让一个手下出国留学几年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便。然而,部长却从来都没有抱怨过,相反,每次看到我他都会笑着说“要好好努力啊!”

MBA的考试方式

留学能否成功,现在已经是关键时期了。虽然我通过了公司内部的选拔,但还是得参加商学院的考试,我的劣势很快就凸显出来。

一般商学院新学期开学都是每年9月,而接受申请是一年前的10月开始,国外商学院与日本大学举行统一考试的方式不同,是接到申请后开始书面材料筛选和面试等程序,按照申请者提出申请的不同时间逐一审查是否合格,一旦合格者达到了预定名额,就结束申请。所以,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