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集 看我七十二变 (第1/3页)

事情还是果然如此,小黄门就是过来通报一声,趁着早朝未散,贾府要赶过去谢恩。

贾政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赖管家赶紧拿出一封红包示意他看赏。

贾政这才醒悟过来,给了赏钱送小黄门出府,急忙忙的回了正房换上朝服,又催促去请兄长贾赦,又安排人去后院给母亲报信。

急匆匆时辰过的很快,辰巳相交时,贾政兄弟两个从宫中赶了回来;慌忙忙去见贾母诉说端详。

李纨带着姑娘们躲进了碧纱橱里,前面就留下了宝玉陪着听话。

贾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起了贤妃的由来:“儿子见了大明宫的戴总管,他告诉了这封号的由来。原来是元春娘娘,主动与皇上说起被囚在咱们府里的李修。娘娘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贾家先办错了事,怪不到李修身上。贾家认罪认罚,更不能囚一位为友尽义的读书郎。圣上大喜,称赞娘娘品性贤良,故此才封的贤妃。早朝时,咱家的故交们帮着说了好些话,后宫之中一位勋贵女都没有,老臣们也心里不安。争执了几句后,也都顺了圣上的心思。”

贾母这才稳住了心神,高兴起来:“还是元春识大体,看的长远啊。新皇内宫之中,确实不能没有勋贵女,否则也是不稳。只是那个李修,真就这么放过了他吗?”

老太太还记着仇呢,自家错什么的不用外人置喙,凭什么你一个小子就闹得满城风雨,死了王家人,断了贾家兵权的一条胳膊;没了宁国府,又绝了贾家一条根。要不是这两天忙活腾不出手,早就开始整治他了。

贾赦愁着眉:“不放过,也不行啊。满朝都看着,大侄女还做了保才封了贤妃。咱们要是拧着来,怕对娘娘不好吧。君前毁诺,可有欺君的嫌疑。”

贾母也皱眉:“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圣上说什么了没有?”

贾政叹口气:“难就难在这里,按理说圣上既然采纳了娘娘的说辞,就该下旨放了李修出府才是。可是偏偏圣上什么都没说,这倒是让咱家坐蜡的一件事。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不过母亲,儿子倒是跟那李修先谈了谈。”

“哦?你何时去找的他?”

“就在今早,儿子想着朝堂多事之秋的时候,咱家又被敲打了一番没了宁国府,万事还是求稳为主。就与那李修约定了尽弃前嫌。”

“哼!”贾母大怒:“他当然是巴不得如此呢!若你父亲在时,满朝上下,谁敢这么招惹咱们家?!说来还是你们无能,一个秀才都登门上户了,你们还打算把他供起来养着吗!”

这话说得兄弟两个都坐不住,赶紧起身跪倒称罪。

贾赦看看为难的贾政,问贾母说道:“母亲的意思是除了他?”

贾母啐他一口:“糊涂!给了个贤字,又怎么能办这种事!传我的话,不给他饭吃,饿着他,看他求不求咱家。只要求了,就让他给珍儿磕头认罪,这样才能饶过他去。否则,祖宗的基业,被一个秀才败坏,我死了怎么去见你们的父亲。”

说完老太太就哭了起来,贾政想说李修不用吃咱家粮食的话,也咽进了肚子里,和大哥一起先哄着母亲再说。

王熙凤这时候进来,规规矩矩的回话:“各家管事的已经送了礼来,想来命妇们也将要登门。如何接待贵客,还请老太太、老爷太太们拿个章程。”

贾母略一思量,对熙凤说道:“原先的酒宴再添上六道菜,回礼也厚上三分,不能坠了宫里娘娘的面子。一切开销从公中走账,我这院子里单开一席,想来四王的王妃们也会前来,我和老大家的陪着她们。淑清去正院陪着别的命妇,如今你的身份也够了。赦儿和政儿在荣喜堂摆宴,等着八公家来人,昨日他们没来,今日是必到的。叫上子腾,元春的分位也有王家的一半。凤丫头居中揽总,盯紧了各处的人手。”

一一称是后,王熙凤眼珠一转问道:“还有件事,老祖宗可要先拿个主意。”

“什么事?”

王熙凤用手一指后院:“要是有人要见那个秀才,咱家可要怎么说。”

贾母气的直跺脚:“谁要见他一个祸害!”

王熙凤吸口气,缓缓的说出了三个字:“龙禁卫。”

贾母一愣,这三个字犹如一把钢刀一样,横在了她的面前。

“他他一个秀才,龙禁卫见他做什么?”

贾赦吃了一惊:“莫不是皇上要试探咱们家?”

贾政赶紧说道:“还好与他已经言和。”

贾母又怒道:“乱什么乱!凤丫头,你说,到底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