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2/4页)

“这个就是太子丹吧?”萧玄衣猜测。

“应该是。”

两人走到第二幅画,画中是一位揖让的青年,身后一辆车,这青年和那少年的面部很相似。李克用道:“这可能是太子丹要到秦国去做人质。”

第三幅画,太子丹一手按剑,表情阴鸷。李克用解释说,太子丹在秦国受到非礼的待遇,对嬴政心怀怨恨。

第四幅画,就是那幅**图。这个**人是荆轲,燕丹要报秦,寻访到荆轲,给荆轲以很高的礼遇:女人随便玩,黄金随便用,此图中就是荆轲用黄金掷青蛙。

第五幅画,画中一个无头人,一手拿刀,一手拎着首级。这很明显就是跟樊于期借头的桥段。

第六幅画,易水送别,荆轲高歌,高渐离击筑。

第七幅画,荆轲刺杀太子丹。太子丹绕柱而走。

看到这里,李克用觉得不对头,怎么变成太子丹了?应该是秦王嬴政才对啊。李克用又跑到前面几幅画看了看,画中人物分明是一个人啊。

想了半天,李克用恍然大悟,前三幅画,都不是太子丹,二是嬴政。于是又重新解释。第一付画:嬴政少年时,曾到燕国作为人质,和太子丹关系很好。

第二幅画:是嬴政结束了做人质的生活,正要回秦国去。

第三幅画:后来太子丹被派到秦国去做人质,嬴政对他很不好。所以画中的嬴政表情阴鸷。

第四、五、六幅画都没什么异议。第七幅画就是荆轲刺秦。

第八幅画:几座很陡峻的山,山下有好多人你来我往,好像在建造什么东西。按李克用的推断,这应该是太子丹在辽东的时候。

第九幅画:几个军士拿着刀枪,嬴政被捆成一团。背后还有燕军的大旗。这明显属于幻想了。

壁画到此结束,萧玄衣却感到奇怪:“作为地宫的主人,这些画里燕太子丹一次都没出现。”

正说着,刘窟头找了过来:“出口已经挖好了。”

萧玄衣去验看了一下,回来说道:“老刘这次活儿干的不错,出口开在一棵树下。”

“老刘,我问你,这里就根本没有“燕太子丹”几个字,你怎么说这里是他的墓?”李克用问。

“我发誓我从来没说过‘燕太子丹’。”

“不要看我哈,我要饭出身,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人。”萧玄衣摆摆手。

李克用想了一下:“关键是墓,主人是谁无关紧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七十一章 羊群偷城

萧玄衣三人回到营帐时,已经是后半晌,阿保机早已将五天的口粮准备好:每人五斤干牛肉,五斤胡饼,一囊水。

胡饼类似于西域的烤馕,含水少,十分干硬,能久藏不坏,也便于携带。

“水只能带三、四斤,有点少。”阿保机道。

“我还正发愁秘道里水多呢。”

“怎么回事?”阿保机问。

李克用苦笑了一下,将过秘道时的情况跟阿保机说了一下。阿保机想了一会儿说道:“要是换一口气能通过的话,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有什么法子。”李克用惊奇道。

“这水囊总能装一口气吧。”

李克用恍然大悟,拿过一个水囊来,翻来覆去的看。这水囊外层是羊皮鞣制,内胆是羊尿泡吹成。

羊尿泡也就是羊的膀胱,契丹人在杀羊时,将羊的膀胱割下,把膀胱的里层从刀口处翻出,用石片将上面的附着物刮下,沾上草木灰揉搓几遍,清洗一下,然后再翻回去。几个人从刀口处轮流往里面吹气,膀胱涨到西瓜那么大时,开始呈透明状。这时用绳子扎住口,挂起来晾晒。

几天之后,羊尿泡就晒干了,然后在外面缝制一层羊皮,水囊就算做成了。一个水囊能盛三、四斤水。

阿保机的族人都不会游泳,为了快速通过水道,李克用又出了一个主意:在水道内扯一根绳索,就算不会水,用手拉着绳索也行进的较快。

“只是四、五十步的绳索怕不容易措办。”李克用道。

“这个不用担心,我的每个族人都带着套马索,每根都有好几丈长,到时候接起来就可以了。”阿保机道。

一切准备就绪,按李克用的计划,明天就入城,先到地宫里躲起来,五天之后,张公素再不济,也该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