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门登岸的一路与敌遭遇发生激战也在意料之中。大西门打响后,各部加快渡江速度,上岸后一阵猛攻,将江边之敌打退,乘势攻入市区时天已微明。两军随之展开巷战。

古城长沙终于结束了数年胆战心惊的等待,被浸泡在战火之中。

聚焦之二:湘鄂牛蝇

第27集团军所辖各军多为川军部队。抗战爆发后各路军阀枪口对外,在国民政府统一指挥下打鬼子。虽有个别如韩复榘之类不听调遣保存实力,贻误军机,大部分部队尤其是中下层官兵都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积极投身抗战。

九战区副长官兼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自奉命统领湘鄂赣边区作战,一直谨慎操持。湘北开战之初,他的部队不敌日军强大攻势,狼狈溃逃到深山老林之中,待日军走得远了,他又伸头张望,窥测时机,要在日军背后做些手脚。 txt小说上传分享

湖南与湖北,1941年秋中国正面战场抗战的聚焦点(3)

9月20日,日军大部队杀向湘北腹地,杨森率领第4、58、20三个军各一部追着日军屁股打了一天。第4军的大部队在新墙河一线惨败,只有不久前刚从37军划过来的60师完好无损。日军急着往南推,不屑于理睬背后的袭扰,不经意中让60师捡了个大便宜。

21日上午,60师根据一个要饭老汉提供的线索,偷袭张家园日军40师团的供应基地中转仓库。师长董煜指挥部队干净利落解决了防守仓库的300余日军,走近一看,心中大喜。大帆布下,是一堆堆摞得好高的炮弹箱、子弹箱、食品箱、药品箱,还有汽油、炸药、防毒衣、电话线、尸袋、担架等等。“简直是一个百货商店!”董煜对副师长说。

一个“搬”字,全师官兵变成了辛勤的蚂蚁。刚走了两个团,日军返回来了。看出是真生气了,十几架飞机追着搬箱子的部队炸,千余名步兵跑来打。董煜下令:剩下的不要了,炸掉!

轰轰隆隆的巨响中,60师撤离张家园,日军一气猛追,将他们又赶回大山才算了事。

23日之后,杨森一面派整建制的师从背后袭扰南进之敌,一面派出无数个营或连的小分队,伏击日军辎重队、破坏补给线。

25日,26军和37军作战失利,杨森指挥手中尚有攻击能力的部队向日军发动了一次攻击。是役,90师夺取浯口、59师攻抵汨水北岸、60师进至东港,58军一部于26日控制源坝、哲阳桥一线公路。

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杨森带着集团军总司令部周旋于汨水以北至平江一带。他的部下、当时任作战参谋的毛久荫在多年之后回忆说:“杨森平日常与身边的人打哈哈,打仗时照样有说有笑。一次与他卫士开玩笑,茶水里放辣椒油。但我们当参谋的知道他经常处于很危险的境地,有时离日军大部队只有几公里。二次长沙会战那年他已经60岁了。他曾说比蒋介石大5岁。”

27集团军的部队跟在日军屁股后面一直跟到长沙附近。这些部队没有进行什么实质性的战斗,但日军却又不得不防备他们破坏捣乱。回头打他时,不见了踪影,不理他时,又来了。如日军战史这样严肃的文字中也有这样评价他们的语言:“像一群讨厌的牛蝇。”

似乎评价不高,但对于日军,如果不能当老虎,那么当牛蝇也将就。

聚焦之三:宜昌战端

陈诚手拿望远镜,久久地向这个坐落于浩瀚长江岸边的美丽小城观望。9月20日,他接到军委会和蒋介石两份电报,从那时,他的脑子里就装满了宜昌。

一年多之前的1940年6月,日军第3、13、39三个师团从李宗仁第五战区和陈诚兵团手中抢夺这个长江咽喉。中日两军在城外激战12昼夜,日军田中静一13师团一部于6月11日下午5时,首先由东南方向突入宜昌城内。守军第18军军长彭善指挥罗广文第18师在城内与敌短兵相接血战一昼夜。日军第3、第39师团各一部又由城北攻入。6月12日下午4时,18师由邓萍营断后撤出城区,宜昌沦为敌手。

陈诚对那一仗中国军队20个作战军不敌日军3个师团丢失宜昌而耿耿于怀。打那一仗时总指挥是李宗仁,而现在要由他雪一年前之耻。

9月23日,军委会同意陈诚电报请示,将五战区第33集团军划归六战区指挥。陈诚手中掌握14个师,而宜昌城内只有内山英太郎第13师团欠早渊支队共万人,即便将装备和兵员素质打些折扣,中国军队仍占绝对优势。 。 想看书来

湖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