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2页)

他打算派人刺杀秦王嬴政。嬴政一死,秦国必乱,燕国也就就保住了。

要说起来,太子丹和秦王嬴政还是很有渊源的。

早些年,太子丹也曾在赵国做人质。那时候他就认识了尚未回到秦国的嬴政。而且,两个小孩子关系还不错,经常一块偷看女人洗澡,偷吃老王的西瓜,逃学到游戏厅打游戏。

后来,嬴政在秦国继位,太子丹又转到秦国去做人质。太子丹本以为嬴政会看在发小的份儿上多照顾一下自己,谁知嬴政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对他反而格外无礼。于是,太子丹一怒之下逃回燕国。

由于这个背景,很多学者都认定太子丹刺杀嬴政的目的是为了报复当年嬴政对他的侮辱。

学者们的说法很可疑。

身为太子,他可能只为了个人恩怨陷燕国于灭亡之中吗?

刺杀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万一失败,燕国必定遭受疯狂报复,结局就是灭国。

太子丹曾把自己刺秦的想法跟自己的老师鞠武商量过。

鞠武老师却不同意刺秦。

他拍着太子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阿丹,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吗。他以前欺负你,是他不对。可你找人用匕首捅死他,也不应该啊!你可想过他爹妈的心情?当然,他妈好像也不怎么喜欢他。那就说说他爹吧……”

太子丹辩解道,“老师,我是为了燕国要杀他。”

鞠武老师沉默了。过了片刻,他摇摇头,“丹,这也不稳妥啊。最好,是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抗秦,这才是正途。甚至,连匈奴我们也可以联合吗。”

18。虽千万人吾往矣(2)

太子丹叹了一口气,朝老师拱拱手,走了。

他不接受鞠武的方法,因为效果太慢。

事实上,此前屡次的联合抗秦也都以失败告终。毕竟各国都心怀鬼胎,难以形成真正的统一阵线。如果,联合抗秦真的有效,秦国怎么可能统一天下?

刺秦主意已定,太子丹开始搜寻合适的刺客。

刚好,来自卫国的荆轲当时就在燕国。

荆轲精通剑术、饱读诗书,而且在政治上也颇有见地,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算是个不错的人选。

于是,太子丹亲自登门拜访,向荆轲恳求道:“韩国已亡,楚国、赵国都是秦国的猎物。赵国明显不是秦国的对手。赵国一灭,燕国也危险了。现在,各国的势力都很弱,联合抗秦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如果有位勇士能舍身入秦,伺机抓住嬴政当人质,威逼秦国退兵归还所占各国领土,就太好了。如果不能逼秦国退兵,就把嬴政一刀拿下。这种情况下,秦国远征的大将拥兵自重,国内权贵又相互倾轧,秦国必然大乱。此时各国再联合抗秦,则必然奏效。这样,整个天下就可以逃离暴秦之手。为了天下百姓,希望您能做那个勇士。”

荆轲沉吟半晌,长身而起,“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子丹连忙躬身道:“快快请讲。”太子丹支棱起耳朵,全神贯注地期待着荆轲的高论。

荆轲清清嗓子,“嗯哼,要下雨了,我去把被子收回来。”

太子丹扑通一声跌倒在地。

荆轲把被子收回屋里以后,太子丹已经从地上爬起来了。他追着荆轲,“先生请三思。”

荆轲皱皱眉头,“太子殿下,荆轲只是一介书生,才能浅陋,国家大事恐怕难以担当。请您三思。”

“为国为民,功高盖世,请您三思!”

“请您三思!”

“您三思!”

“你三思”

“你不答应,你去死。”

“你!好啦,我答应了。”

两个人思来思去地争个不停。最后,荆轲被太子丹缠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

此后,太子丹把荆轲待为上卿,天天大宴,想尽一切办法讨好荆轲。

有一天,荆轲在太子府看到一匹神骏无比的千里马,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