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2/4页)

就意味着,他们要重新开始。

“张兄,你不便自责,这是有人专门和我们过不去,也是和太仓的百姓过不去,和你没关系,本县一定要查清原委,给你一个交代,只是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人被冲走?”,说着李序然扶起了张庆峰。

“人员倒是没有伤亡,因为事发的时候在晚上,那个时候人们都在睡觉休息”,旁边的一位差役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我们太仓有几万百姓,只要我们齐心合力,这点困难不算什么”,李序然说道。

这时张庆峰好像想起了什么:“哦,对了,知县老爷,我们在现场发现了这个东西,你看一看”。

李序然接过来一看,是一个用布包起来的小盒子,揭开布,看到盒子上写着:李序然亲启。

李序然知道,这是有人要给他递话,而且这和破坏工程的事一定有关。

其他人看到这个样子后,都后退几步,李序然打开盒子一看,原来是一封书信。

只见上面写道:知县大老爷,这只是弟兄们的一点小心意,知县老爷把事情做得太绝,弟兄们一点活路都没有,今年过冬的粮食还请知县老爷能通融一二,不然弟兄们会有更大的心意,如果,知县老爷能给弟兄们一条活路,万事都好商量。

原来是山匪!

李序然通过差役和自护队交叉巡护,同时之前也清理了城内的富商恶霸,所以,山匪一粒粮食也没拿到,这个情况太过反常,所以他们狗急跳墙,做了这么一档子事。

可是,这些人也太胆大了,竟然明目张胆的和知县老爷开条件,可见这些人胆子大的没有边际了。

不过,李序然能看明白,这些山匪还没有把话说死,他们说的万事好商量就是这个意思。

李序然当然知道这些人的意思,他们无非就是想和他一起勾结,来共同盘剥太仓县,即使李序然和一般的官员不一样,但这些山匪还是想和他合作,或者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毕竟,李序然是官,他们是匪。

看完信后,李序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向随行的官员下达了新的命令:截流工程重新开功,继续由张庆峰负责,同时,县衙抽出四十人,自护队抽出六十人,昼夜轮流看守这里。

事后,李序然又命徐明和惠浩从十二太保中抽出两个人换上普通差役的衣服,留在这里和他们一起看守,以防不测!

李序然命杜唐告示太仓百姓,截流工程继续,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这个小小的插曲不会影响到他的改革大计。

李序然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稳定民心。

回到县衙后,李序然便即刻召集梦盈,同时通知徐明惠浩还有沈捕头到书房议事。剿匪的计划被提前推上日程,同时,山匪们的这个举动,深深的刺痛了李序然,他剿匪的决心更加的坚定了。

计划已久的剿匪计划就要开始了!

第七十三章 交涉

到了书房后,李序然便将情况说了一遍,听到要进山剿匪,徐明和惠浩显得兴致很高,他们早就想大展身手了。

这时,李序然说道:“这是山匪留下的信件,大家都看过了,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说他们现在留有一点余地,我打算亲自上山一趟,会会这帮山匪,领教领教他们的当家的,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徐明和惠浩立刻说道:上山可以,但是绝不能由大哥前往,而是由他们几个还有十二太保带领差役前去,山匪野蛮骄横,如果不会武功的话,会有危险的。

沈捕头也是这个意思,作为在本地当差多年的沈捕头,他对山匪的情况了解的更加清楚一些,对山匪的作风也是感触颇深。

现在情况异常复杂,李序然贸然前往风险太大,他也不赞同李序然的说法。

这时,李序然看看梦盈小姐,意思是看她有什么要补充的。

梦盈看了看大家,慢慢的对大家说道:“剿匪之事不能急于一时,他们这次毁了大坝,为的就是给县衙一个下马威,同时也是为了扰乱知县老爷的心智,让你恼羞成怒,所以,你现在上山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山上的地形复杂,人员的部署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贸然前往”。

其他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梦盈的说法。

梦盈继续说道:“但是不去也不行,因为这件事情迟早要解决,不然我们的改革大计就化为泡影了。所以,我们可分两批人去,这一次呢就由沈捕头和徐明带一些人去,看看到底是个情况,就算是去探个底。

到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