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2/4页)

府将军,他的人要远远的超过我们,到时我们要是被他控制了,那就麻烦了”,说话的人眼睛眯住,做着思考的样子,看情况,他是给王副将出谋划策的。

这时,另外有几个人也附和着说道。

关于这个问题,王副将也很纠结:一般情况下,他们赫利大王的规矩是,各府除非有灭顶之灾,都城的兵马才会来救援,现在两军还没开战,怎么能知道结果呢,再说了,赫利大王已经知道李序然要攻打南州了,所以提前就增加了五万人马,现在就是要报告战况也是由陈虎来报,他才是府将军啊。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现在只是推测陈虎有反水之心,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万一陈虎一会真的攻打起来,那该怎么办呢?毕竟报告战况和举报他人投敌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行为啊。

这也是为什么陈虎一直没有报信的缘故。

但就像刚才那个人说的,要报就要快点了再拖下去就来不及了。

于是,王副将便和这些人想了一个至少他们认为是万全之策的对策:先报信,但直说今天发生的事情,重点说陈虎进城后既不增加城墙的守卫,也不部署御敌兵马,话已至此,相信赫利大王和乌金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厉害。

此外,他们这些亲信将领一会秘密召集自己的亲信士兵,告诉他们今晚可能有大事要发生,一旦有人反水他们就听王副将的号令,到时就会在乌金那里领赏了。这件事要绝对保密,一旦泄露了消息定要被千刀万剐。

部署好之后,各人便去准备自己的事情去了。

外边的李序然也在等待着事态的发展,尽管他做了周密的部署,但不管谋略如何得当,不到最后的关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他先命令士兵们开始烧锅做饭,打仗也得要吃饱肚子啊,吃饱了将士们的心里就不慌了。另外,李序然也要给敌军一个信号:我大军就在城外,攻城是势在必得。

但考虑到两军相持的耐力,李序然令自己的将士们吃完饭后就轮流休息,以便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战斗中去。

根据李序然的命令,尘远已经派人埋伏在南州通往北沙都城必经之路的两侧,这里距离李序然的大军有近一百里路,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预防敌军有人去给赫利大王报信,而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一旦乌金派援军来,他们就可以快马加鞭或者飞鸽传书李序然,到时朝廷大军就可以提前做好防备,退到南州的山岭里,架起火炮,同时依仗山岭有力的地形来御敌。

其实,李序然可以玩的更阴一点,他可以命将士们大喊爬山虎要投降了,那样的话王副将他们就会更加着急,加上李序然这样推波助澜,那陈虎就是不反也不成了。

但是,李序然不愿意这样做,白天两个人秘密的谈话已经令陈虎中套了,但不管怎么说,那是他们两个人的事。要是在大军面前大闹,就会使陈虎受辱,他要这个爬山虎输的心服口服。

城外一切正常,但城内却渐渐的紧张起来,看到陈虎他们一直还没有动静,反而去了他夫人的房里,和他的夫人还有老母亲孩子一起聊家常,似乎忘了城外还有十几万人的严峻事实。

过了一会,陈虎召集了城内的将领到他的大营议事,但是。唯独这个王副将说是突然头痛难忍,所以来不了了。其实,他在盘算着:要是爬山虎这次召集他们是商讨御敌之策的话,那他一会就来了,到时就说头又不痛了。反过来,要是商量投敌的话,那他就带着他的亲信把陈虎给控制起来。

陈虎在问了大家对战况有什么看法后,大家都说不出来什么有建设的意见,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现在的问题就是打还不打的问题。

最后还是没有商量好。陈虎觉得压力很大,于是,他还是继续原先的安排,先等等。明天再说吧。

但这个结果却令王副将几乎认定了陈虎的反水之心,却在这时探子收到乌金元帅的信,乌金在信中说道:如果在子时陈虎还没有部署兵力御敌,那就秘密杀了他。如果大王问起来,就说是陈虎在混乱中被敌军砍死了。

看完信后,王副将便把信烧了。他马上召集亲信杀手,准备趁着夜晚时分,将陈虎的首级砍下来。同时,王副将做了万无一失的准备,要是杀不了这个爬山虎,就把他的家人给控制起来逼他就范。

这种情况下,陈虎自然也有准备,他已经命他的侄子将他的家人转移了起来,同时也做了一些的防范,他心里还盘算着正好借此机会看看到底是谁忠于自己的。

四个杀手趁夜溜进了陈虎的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